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

  • 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楊景翔演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楊景翔演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楊景翔演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楊景翔演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楊景翔演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楊景翔演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楊景翔演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楊景翔演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楊景翔演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楊景翔演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楊景翔演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楊景翔演劇團X EATI(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 東亞戲劇交流計畫:2024韓國釜山駐地創作|楊景翔演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此東亞戲劇交流計畫於2024年7月8日至10日,三國(台灣、日本、韓國)先於韓國釜山進行前期創作調查,包含演員徵選、工作坊,與11月駐村創作的前置製作會議。由於康芮颱風影響,原本台灣團隊預計10月31日抵達釜山並於11月1日開始的行程被迫延後。由製作人代表在11月1日工作坊首日與各國成員進行交流並說明狀況,並與導演線上確認下午的排練行程,進行本次演出文本的韓文、日文讀本與修正。台灣團隊最終於11月2日正式開始加入工作與排練工作。雖然初期因班機取消及延誤導致日程壓縮,但演員與導演皆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按計劃完成了三週的創作與排練,並在如期完成2場演出。

計畫最終以「環境」為創作主題發想,由三國導演率領三國演員分為三組片段呈現演出,此次台灣團隊創作以「太空公寓」為主要空間設定,由台灣導演陳仕瑛與編劇許芃跨國協作完成劇本。故事結合科幻元素與哲學意象,包括「黑洞即神的肛門」等創新設定,並透過角色獨白與台日韓三國演員的動作實驗進一步深化主題表現。演員利用語言與肢體互動探索場景,最終呈現出具有獨特風格的劇場作品。

本次在導演的巧思下,在排練工作中加入語言與動作結合的實驗性練習。例如,演員在聽到其他語言的台詞後以直覺回應,並透過彼此的理解建立角色動作。這種方法促進了不同文化背景、語言系統的演員在表演上的創造性交流。同時,在排練中期更加入了傳統樂器及象徵意象的探索,透過演員的肢體與物件的轉化呈現如旋轉山脈與顫動沙漠等意象,深化了作品的創作層次與國際交流的意涵。

進入劇場後,台灣團隊在燈光、道具、場景設計上進行密集調整。雖然部分技術需求因溝通或條件限制有所妥協,但台灣團隊成功呈現了一個不依賴複雜技術的表演,反而更專注於角色與劇情本身,吸引觀眾的注意。

除台灣導演領軍的台灣團隊外,日本與韓國導演的作品也各有一名台灣演員加入。日本團隊的台灣演員潘冠宏,以精準的表演與執行力消化高達數頁的獨白,透過身體與語言狀態達到導演如同博物館展示品般的角色指示。韓國團隊的台灣演員鄒青紜,則以優異的身體能力,在場上飾演兩個不同角色,但在每一次登場都以充滿張力的身體動作驚艷全場。

此次計畫共完成以下內容:

  • 7/8-10 實體前置會議
  • 11/1-11/5 工作坊
  • 11/1-11/22 創作排練
  • 11/22-23 國際交流講座
  • 11/23-11/24 呈現演出
顯示完整資訊
演出照片
活動紀錄
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報告表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楊景翔演劇團

立案日期

2013/07/17

負責人

楊婷婷

團體簡介

團體簡介:

藝術總監楊景翔因2012年參與日本劇場大師鈴木忠志創辦之利賀亞洲導演藝術節(The Asian Theatre Directors’ Festival in TOGA)後,有感於多年身為獨立藝術家在製作面向上的限制,渴求於團隊合作的延續性,2013年與蔡佾玲、詹慧君及卡霞(Kate Stanislawski)於臺北創立「楊景翔演劇團」,以「透析時代氣氛,紀錄當代現象」為創作主軸,而後陸續加入核心藝術家陳仕瑛、潘冠宏,創作、探討當代議題、體現當代生活而引發關注討論,藉由不同藝術主創者,展現多元劇場美學觀點,兼具娛樂性與思考性,提供不同品味的劇場體驗,劇團重要作品有:楊景翔編導之《在日出之前說早安》、《明年,或者明天見》、《單身租隊友》1及2、《平庸的邪惡》,導演之《我為你押韻-情歌Revival》、《阮是廖添丁》、《女僕》,並與演員莫子儀聯合導演音樂劇場《失眠的人》;駐團藝術家陳仕瑛,2014年起推出新文本系列:《費德拉之愛》(Phaedra’s Love, Sarah Kane)、《瞎拚,幹》(Shopping and Fucking, Mark Ravenhill)等西方轉譯作品,2017年起原創科幻劇場「方舟系列」:《前進吧!方舟》、《地球自衛隊》、《阿飛夕亞》及《啊!前進吧,地球。》。2023年潘冠宏導演與陳仕瑛擔綱女主角首度合作之《愛.上.陌生人》(SEX WITH STRANGERS by LAURA EASON)。

劇團亦多次參與重要藝術節:臺灣國際藝術節、烏鎮戲劇節、臺北藝術節、高雄春天藝術節、臺南藝術節、彰化劇場藝術節及新舞臺藝術節等;2022年起,陳仕瑛在東亞劇場交流平台(East Asia Theatre Interaction,簡稱EATI),臺灣理事鍾喬推薦下,開啟跨境合作,並於2023年由陳仕瑛接棒EATI臺灣理事,2025年由楊景翔演劇團於臺灣主辦東亞劇場交流平台。

從原創劇作與西方轉譯文本到跨界合作,除致力於演出創作,亦著重劇場創作人才培育。自2016年起舉辦「尚青培訓計畫」,由潘冠宏規畫以高密度編導演及展演課程,建立新生代劇場創作者的進修及發表平台,同時也培養合作默契,延續計畫效益,參與學員與劇團成為密切工作夥伴,傳承與培養劇場人才。亦共同合辦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單人表演競賽,負責統籌執行,鼓勵支持微型創作。

近年重要活動:

  • 2022、2023、2024連續獲選TAIWAN TOP演藝團隊。
  • 尚青培訓計畫:自2016年開始的人才培訓計畫,由專攻演員訓練與指導的劇團核心成員潘冠宏主持,以兩年一屆,高密度編、導、演課程及展演,建立一個給新生代劇場創作者進修及發表的平台。2019年此計畫受邀參與臺南藝術節,更聚焦培養在地創作人才。至2024年舉辦第五屆,繼續傳承與培養劇場人才。
  • 2024延伸尚青培訓計畫成果,由培育出的莊知耕導演與張寧演員合作,製作全新創作售票演出《此時此刻我愛你Constellations》
  • 2023潘冠宏導演與陳仕瑛擔綱女主角首度合作在地轉譯作品《愛.上.陌生人》(SEX WITH STRANGERS by LAURA EASON),於南村劇場演出獲得好評,2024將於同場地再度加演。
  • 2019~2024楊景翔導演與編劇吳瑾蓉陸續開創出《單身租隊友》、《單身租隊友2》系列作品,2019獲得兩廳院售票系統中型劇場演出售票冠軍,並受邀至彰化劇場藝術節、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共演出51場,累積約30,000名觀眾。
  • 2021、2023分別以《我為你押韻─情歌Revival》及《阮是廖添丁》二度受邀參與TIFA臺灣國際藝術節演出。
  • 2021年初,開創PODCAST頻道《排戲不要鬧》經營,已累積118集,透過節目分享劇場台前幕後大小事。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