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

  • 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同黨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同黨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同黨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同黨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同黨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同黨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同黨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同黨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同黨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同黨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同黨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名字的故事 《薛美華駐團計畫》|同黨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同黨劇團於2022年10月28日到30日間,在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展開《燃燒的蝴蝶》劇作演出。劇作母題為慰安婦議題,述說著日治時期因太平洋戰爭而到南洋戰線慰安所擔任慰安婦的人物故事,其中更串接著台籍日本兵的子題。

甫走入劇場中,觀者可以看見淺白色布幕的下層帶有多層紅色唇印,與母題呼應的紅色,可能是一種落紅,如血水一般的意象。而劇目採以人物影子並搭配旁白揭開序幕,展開持續近100分鐘的演出。

劇作並非採用順序法,而是以人物角色春枝的記憶軸線為核心。幼時的春枝幻想著自己是一隻蝴蝶,如南丁格爾般能為他人貢獻,成為純淨的護理師。然而,時代的殘酷並非如此,大日本帝國的治理使得春枝在14歲時進入南洋戰線,成為慰安婦。舞台劇中初期便採用影戲手法,光影的投射時而採取柔光,為觀者帶來一絲溫煦、溫柔,甚至希望的感受,但光影也隨著春枝的記憶軸線發展。40歲左右的春枝在裁縫店工作,但記憶偶爾會猝不及防地想起在南洋擔任慰安婦時的境況。光影的表現手法也隨著春枝的記憶路徑,以硬光顯現出戰爭的暴烈,並搭配著緊湊的音效,凸顯大歷史的殘酷、揉和戰爭下個人生命史的創傷。

春枝的創傷是台灣歷史中慰安婦的縮影,女性身體因不斷地被「插入/經過」,而使個體精神層面感到玷汙,她不斷反覆地說著自己是「骯髒」的,而這樣的「玷汙/骯髒」,帶有一種整體社會的不可言說與汙名化,具有高度的社會歧視意味,也是歷史一環的殘忍。此處玷汙與聖潔成了一種劇烈對比。觀者從劇目的層層敘事中,可以感受到,春枝在14歲擔任慰安婦,但創傷緊跟著她30年,甚至是穿透個人生命史。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活動紀錄
創作者簡介

同黨劇團駐團導演薛美華簡介

台灣資深物件操偶師,偶戲藝術編導演、戲劇教育工作者。

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復興劇校京劇科,是一位全方位編導演藝術創作者,從人戲到偶戲,從傳統到現代,細膩的風格,打磨出令人驚豔的動人作品。

成立 「在藝起—Toy Theater」。推廣「微型劇場」透過偶戲的媒介開啟個人在生活中進行微型創作,運用玩具及生活周遭的物件說故事,啟發參與的人回到自我本身的細膩觀察,重新發掘生活中細小的喜悅與驚喜。

顯示完整資訊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同黨劇團

立案日期

2001/01/14

負責人

邱安忱

團體簡介

黨劇團由資深劇場工作者邱安忱於2001年所創立。演出作品融合真人、戲偶、面具、多媒體……等不同媒材為創作元素,以關懷弱勢、探討個人身分、性別與國家民族認同為主題。除秉持演出國內優秀原創劇本外,也藉由讀劇的形式,演譯國外經典文本,積極與國際接軌,也不定期邀請國際級藝術家來台,進行國際交流,以拓展藝術領域,增加視野。

作品《飛天行動》曾獲得第七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作品,《白色說書人》入圍第十六屆台新藝術獎年度作品決選,其餘《奠酒人》、《阿卡曼儂》、《我的妻子就是我》等亦獲得台新藝術獎當季提名。

重要活動

  • 2022年《燃燒的蝴蝶》(台北市,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
  • 2022年《上帝公的香火袋》(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演出)
  • 2021年《父親母親》(台北市,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
  • 2020年《星期十,猴子死翹翹》(台南藝術節、台北市,水源劇場演出)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