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計畫––當代河流與社會關係的影像書寫

許震唐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許震唐「濁水溪計畫––當代河流與社會關係的影像書寫」簡介

一、創作理念

攝影術自發明以來即以社會意義與關係而立,而攝影本身對於事物也具有客觀記錄的本質,這紀錄的特性影響了我們的行為,也解釋了我們身處的社會現象或問題。因此攝影或影像的創作不只在於拍照本身,而是一種「思考」的方式,這思考可被視為一種自省的過程,進而創作出具有社會意識的影像。

這具有社會意識的影像,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實踐的結果,並不只是風格化創作的藝術形式,而是科普、社會研究與參與,更是瞭解現實社會的方法。其目的是將需要引起社會大眾注意的社會現象與問題,以當代影像的觀念為基底,進行社會現象或問題的影像書寫、報導或反映。

如此;攝影者並不是疏離的社會觀察者,而是以關懷與發掘問題而創作的社會行動,此一行動是需要攝影者長時間融入被攝者的環境,花費更長的時間成為被攝環境的一份子,讓被攝者或觀看者感受不到攝影者的存在。這樣的結果會因攝影者的中立性,提升影像的客觀性得以科普或調查,促使影像的藝術性質因社會議題而具有文化深度,同時也對於社會問題的結果產生改變的機會。

二、創作主題

「影像介入社會最終的目的是要改變社會,然而我們現在身處於怎樣的社會。」河流與社會環境關係的書寫,是在於社會、環境與河之間倫理關係的交織與遞嬗,但這關係卻隨著世人群聚、經濟發展、社會變因,有了巨大的改變,這改變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如何藉由影像書寫這一代世人與溪流的關係,隨著時間的滾動與推進,顯得如此重要。

濁水溪滋養3125平方公里的子民,與土地、社會、環境的關係,猶如繫在腕上的金鐲,如此珍愛與親密,卻也不經意的碰撞受傷而不知。台灣80年代自然生態與環境意識萌芽進而蓬勃,有諸多的作家或影像工作者,戳力於自然環境與社會的書寫蔚然成氣。如過去他們所共同經歷過的經驗,「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的自然環境記憶。然而這樣的記憶也隨著進入河流的衰敗而逐漸消失。二、三十年時間推演後的現在,河流之於我們的意義是什麼呢?自然環境在社會經濟發展下變得如何呢?

濁水溪自上游水利與砂石的開發、中游的欄河堰設置,而下游在攔河堰直達六輕的工業用水專用管路通水後,不啻宣告這條農業優勢的母親河命運即將改變。攔河堰是一項巨大的人為工程,國家政府以龐大的力量控制這條母親河的環境,改變了河川的自然與生態。當時聲稱水權的控制與分配,能平衡農業用水創造工業的生產,促進經濟發展增進全民福祉。然而過去這一切的努力,時至20年後的今天來看,能否清楚理解這樣的發展,對於濁水溪改變與其環境背後我們所付出的代價。

隨著時間推移這條母親河多了變異的身影,如何用現代的社會環境觀的思維,來看待河流與身處的社會關係,是本主題的主要目的與意義,同時河的流域也有諸多的問題或議題,更值得我們去發現與深入的探討。然而影像也有著不容易呈現背景脈絡細節的侷限,藉由長時間蹲點的經歷、田野調查所觀察到的問題,用書寫的方式來補充藏在影像背後的真實,這可以說是影像表達與文字記錄的慾望所形成的。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