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碗文學餐──經典上菜
本基金會於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於紀州庵文學森林3樓人文講堂,舉辦18堂中國文學講座與6堂外國文學講座。每堂課由專家學者介紹一本經典文學、一位作家或一種文學思潮,用深入淺出的文學講座,讓一般大眾能快速掌握經典文學的內涵。
中國文學講座由台師大國文系胡衍南教授擔任課程顧問,以中國文學自古代到當代的流變為經緯,精選18位作家及其作品,讓學員在經過18週講座的學習,能初步建構中國文學史的知識地圖,進而了解中國歷史、社會、人文的脈絡。若學員僅學習其中一兩堂,也能從講座內容的時代脈絡介紹與文本分析,了解經典文學的內容與特色。
課程設計以各時代文類為界,分為「古典詩詞賞析」、「戲曲小說導讀」、「現代小說專題」三大部分,一位講師負責2堂講座。台師大國文系祁立峰教授負責漢樂府與陶淵明,清大中文系許銘全教授負責謝靈運與李白,師大國文系徐國能教授負責杜甫與辛棄疾。台大中文系汪詩珮教授負責《西廂記》與《牡丹亭》,台師大國文系李志宏教授負責《西遊記》與《儒林外史》,台師大國文系胡衍南教授負責《金瓶梅》與《紅樓夢》。陽明交大社文所彭明偉教授負責魯迅與韓少功,成大中文系蘇敏逸教授負責蕭紅與畢飛宇,國北教大語創系郝譽翔教授負責丁玲與張愛玲。
西方文學講座則邀請國家文藝獎得主夏烈(夏祖焯)老師擔任講者。夏烈老師雖為工科出身,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土木工程系博士,但自小受到父親夏承楹(何凡)與母親林海音的影響,開始閱讀外國經典文學,青年時期便以短篇小說〈白門再見〉成名。自二十一世紀初以來,夏烈老師先後接到世新大學、元智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的邀請,開設外國文學概論課程,並將授課內容撰寫成《近代外國文學思潮》一書,得到許多學子與讀者好評。
夏烈老師從他過去的教學經驗,精選「聖經與希臘文學」「歐美詩歌與戲劇」、「寫實主義愛情文學」、「存在主義文學」、「美國小說」與「近代日本文學」六個主題,為當代讀者搭建橋樑,跨越外國歷史與文化的障礙,以進入外國經典文學的核心。
根據課後問卷調查,學員認為講座內容兼具深度與廣度,講師們的授課方式輕鬆活潑,論述兼具正確與嚴謹,同時保留足夠時間互動解惑,確實能提升對經典文學的理解。
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
2003/05/30
封德屏
團體簡介及列舉3項近年重要活動紀錄:
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成立於2003年5月30日,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其任務主要是:
一、從事以台灣文學及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學術研究。
二、橫向聯繫其他國家或地區文壇,促進交流。
三、舉辦與文藝有關活動,如研討會、座談會、文藝獎、寫作班等。
四、發行刊物,出版叢書,經營網站,以促進文藝發展。
基金會目前第六屆董事共有11位,分別是:封德屏(董事長)、王榮文、方寬銘、李有成、邱坤良、陳哲妮、須文蔚、黃榮村、廖永來、鄭烱明、蘇進強。基金會成立以來,舉辦多項研討會、展覽活動,並多次承辦政府文化單位委託之專案,編輯大套全集,執行專案及活動能力非常具有效率及活力,列舉其中重要者如下:
專書企畫編輯:
「張秀亞全集編印」專案、「經典解碼:文學作品讀法系列叢書」、「戴國煇全集編纂計畫」、《艾雯全集》編印、「尋找創作現場」出版計畫、《鬥陣寫咱的土地:母語地誌散文集》等。
展覽文藝活動:
文藝界重陽敬老聯誼活動,舉辦「五四文藝雅集」活動、「第三屆桃園全國書展專題演講」、「桃園全國書展」主題館活動、「台灣文學雜誌展」展覽、「台北與世界的對話研討會」、「台灣資深作家照片巡迴展」、舉辦「五四」90週年系列活動、陳映真創作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穿越林間聽海音──林海音文學展」等。
專案型活動
105年度獲文化部補助「文化創意產業計畫」、「藝術浸潤空間計畫」,將城南50~70年代故事轉化為社區壁畫創作,並出版城南與紀州庵文學森林故事繪本,也完成全台首次以VR技術結合館舍導覽的數位體驗,重現紀州庵文學森林日治時期料理屋的歷史情境。
近三年重要活動紀錄:
(1) 執行文化部「藝術浸潤空間」計畫,完成15組創作、6處戶外環境改造,出版專刊1本
(2) 執行文化度「文化創意產業」計畫,完成全台第一個VR導覽的文化館所,出版繪本2本
(3) 2011~2016規劃辦理「我們的文學夢」作家講座,共60場
(4) 2012~2016規劃辦理玩書節活動,超過50場次社區活動與文史調查
辦理「作家私房菜」規劃,已完成七道專屬作家私房菜。(羅思容、方梓、蔡珠兒、張拓蕪、古月、吳德亮、朱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