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臺灣原住民圖像:十六世紀末基隆、淡水原住民圖繪史料調查研究計劃

台灣與西班牙文化交流協會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十六世紀的亞、太世界,多處地區仍處於較封閉的社會,缺乏理解或想像他族的興趣,但伴隨著西歐文明所開展的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理解成為一切財富的基礎,於是地理知識、風俗民情便成為探險家們急欲獲知的情報。十六世紀的亞、太世界便在華人、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的探索中,逐漸地建構成半理解半想像的真實世界,直到今日。

假若要以一本書來「瞭解與想像」十六世紀的亞、太世界,著名的史學家C.R. Boxer於1947年在古書拍賣市場購得的這份被稱為「馬尼拉手稿(Manila MS)」的手繪古抄本,莫過於是此時代的最好詮釋。這本據推測完成於1590年之間的手繪古抄本,所敘述的地區即大約是今日的亞、太世界,其地理範圍包括太平洋地區的西邊南太平洋群島如關島、塞班島等地以及新幾內亞;東南亞的菲律賓群島、婆羅洲、印尼以及中南半島的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及越南等地區;東北亞的臺灣、中國東南沿海的閩、客、粵地區及日本,可說是亞、太世界第一書。

整本手繪古抄本係由75張彩繪亞、太世界族群與傳說人物的圖繪,88張鳥類與奇珍異獸的彩繪以及長短不等的報告約30份,合計270張約540頁。報告的內容所根據的來源主要是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在亞太地區的探勘以及從閩南華人口中所獲知的資訊,因此在此手稿裡所呈現出的,便是華人、西班牙人及葡萄牙人親眼所見加上傳聞所想像的亞、太世界,許多地區的人物圖繪,其族群名稱往往是以閩南語所拼寫,甚至在圖繪上方標有閩南語發音的說明,而圖繪中人物的器物中亦常藏有中文字,由此可知該圖繪極有可能是由閩南華人所協助完成。除此之外,該手稿圖繪的背面,往往附有或長或短的文字解說,對前面的人物圖繪進行說明,記錄了當時所知或所認為的亞、太世界不同族群的風俗習性,在今日便成了研究此地區人類學、史學或社會學時,最第一手的珍貴材料。

本研究計畫即是藉由此圖繪中有關雞籠、淡水原住民圖繪所呈現出的訊息,以及相關文字解說的描述,配合中文、日文、西班牙文及日文相關史料以及當代考古人類學及歷史學的現有研究成果,進行綜合的解讀與研究。

顯示完整資訊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