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藝術家走讀藝術進駐——前期研究調查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研究目的:
本階段目的預計以台灣的藝術進駐單位以及台灣籍或居住台灣之藝術創作者作為研究調查內容,包括「藝術進駐脈絡的補充與更新」、「藝術家與進駐單位所面臨的挑戰」、「藝術家視角的藝術進駐研究」等軸向,其對象包含藝術家與藝術進駐計劃的主持人共八人。
研究成果內容摘要如下:
藝術進駐最早起源於歐洲,19世紀後期逐漸發展為機構主導的文化計畫,如企業贊助與基金會支持的藝術家駐村模式。進入20世紀後,藝術進駐的形式與內容更加多樣化,涵蓋視覺藝術、表演藝術、跨領域創作等多種形式。
根據本計劃受訪者所提供的資料,大約在2018年後,也就是疫情前開始有藝術家或藝術團體投入「藝術進駐計劃」的執行,如:志哈克實驗場於2019年開始執行、台東藝駐共創始於2021年、 STUPIN、超級浪與節點鰂魚2022年開啟藝術進駐計劃,眺港咖啡則於2024年開始執行,並且衍伸出多種非典型計劃執行過程。
比方台東藝駐共創計畫與眺港咖啡是希冀透過地方文化館與藝術家的合作,探索在地文化,而STUPIN則以微型駐村模式為特色,強調藝術家的彈性創作需求,提供藝術家與駐地機構之間的媒合服務,較特殊的如志哈克藝術實驗場是專注在提供藝術家一個以藝術為主體的進駐環境,節點則是一個內部的相互藝術進駐模式。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資料選介
文宣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