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

小劇場學校

  • 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小劇場學校|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小劇場學校|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小劇場學校|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小劇場學校|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小劇場學校|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小劇場學校|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小劇場學校|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小劇場學校|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小劇場學校|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小劇場學校|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小劇場學校|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學講堂03:臨界點劇象及其經歷的年代|小劇場學校|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小劇場學校」創立於2011年3月,理念為「透過長期的計畫,建立一個結合劇場人力、資源,互利共生的平台;在以『人』為本的小劇場環境,架構出民間的人才培訓體系,進行劇場研習、演出實務、創作交流等工作。」從第一期課程開辦迄今,已建立起一個包含一到三年級在內,學生共六十餘位的劇場教習場域,為喜歡表演、劇場的各方人士,提供一個學習的入口。

「小劇場學校共學講座」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策畫,有別於平常課程皆是學員參加,而且通常是表演與創作的課程;在這一個系列講座,一方面開放給非小劇場學校的劇場人士、觀眾參加,一方面預計邀請的對象皆為資深劇場工作者,同時不以表演與創作入題,把言說空間讓給技術、評論、教育等面向。包括卓明、許斌、于善祿、雷若豪四位老師,他們分別從南台灣劇場環境、表演藝術攝影、劇場評論及燈光技術的視角,分享各自豐富的經驗。

會以非表演、創作入題,實有感於近年表演藝術可曝光的平面或網路的媒體愈來愈多(包含報導、採訪、評論等),相關的講座與推廣活動也漸增,但大部分是為了宣傳作品,而非專注討論某種議題、環境發展等。在任何歷史發展裡,橫向移植也好,縱向繼承也罷,「過去」與「現在」無疑都具有某種依存關係,但依隨時間不斷推前,除非是做研究,我們與身後的劇場人事其實愈來愈疏離。

這讓我們決定,在第一年的嘗試裡,能邀請具有二十年以上資歷的劇場工作者,講述起點的設定,也是從「一九九零年代到現在」的環境變化為軸線,內容則與劇場網站「每周看戲俱樂部(www.mjkc.tw)」合作,進行座談紀錄,希望能藉此為台灣劇場發展歷史多留下一點文獻。也讓年輕一代的學員與觀眾們,能有多一點認識「過去」的機會與管道。
    
歸納而言, 「小劇場學校共學講座」有幾個基本的出發點:
    1、共學-離開宣傳作品的目的,回歸「學習」與「認識」的初衷,開放共享。
    2、傳承-資深劇場工作者的態度與經驗。
    3、紀錄-進行座談紀錄並且公開,補充劇場歷史。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研習資料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