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光影/潘小俠》(暫定)紀錄片補助案
亞杰傳媒有限公司
《時代光影/潘小俠》作品簡介
一、創作論述
臺灣社會自1980年代兩蔣威權政體邁向尾聲、1996年首次總統直選,到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這段長達二十年期間,有如歷經暴雨後的重生,出現了激烈的政治民主化運動,以及議題多元的社會改革風潮,身處這座美麗之島的人們,堅信自由、開放、民主等普世的人權信念,並勇敢不懈地集體追求著。參與這個過程的人士,不只是當時的有志青年、民主鬥士以及從政者,還有一群默默紀錄著歷史現場的攝影家,他們的作品是臺灣歷史的見證,他們更是紀錄臺灣民主發展史的人。本片主角潘小俠從1986年起擔任當年唯一的黨外報「自立晚報」的攝影記者,他如何從揹著相機活躍於社會街頭與民主運動現場的身影,成為台灣最重要的紀實攝影家之一,從單純的攝影師潘小俠,到個人風格強烈的影像藝術家潘小俠。
二、影片簡介
潘小俠的創作可說由蘭嶼紀實為起點甚至最特殊的亮點,但他狂放不羈的心念態度,與數十年如一日對台灣的關愛疼惜,才是貫穿他整個拍攝生涯更核心鮮明的體現。本片以他率真之行、俠義之姿、堅持之心的精神蔓延,凸顯不同身分的潘小俠,大步遊移於殊異的題材及場域間,蘭嶼的自然原始、艋舺的底層實況、醉巡的燈晃迷茫,或許有時赤裸著身體、總是不離手的煙與酒杯,小俠從新聞工作者、紀實攝影家、歷史文化紀錄片創作者,甚至油畫畫家,其生命與藝術歷程就像他英文名字Peter Pan那麼地自由且無拘束,從不畫地自限,為人敦厚卻又瘋狂放肆。所有與潘小俠相觸熟識的親友都知道,他曾經坐在艋舺茶室裡,於無數的酒杯碰撞之間,拍下了珍貴的醉巡系列;也曾迷上一座離島上獨特的原住民文化,最終靠著保力達B一罐一罐下肚,耐心緩慢地靠近戮力完成「蘭嶼紀實」。從自立早報新聞攝影工作一腳踏進苦悶的1980年代開始喝起的酒,幾乎陪伴他的一生,直到入土之前也要再敬小俠他最愛的那一杯酒。
三、導演簡介
鍾宜杰,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塵埃之子》紀錄片導演、製作人/自立晚報攝影記者/路透社台灣分公司新聞編輯攝影主任/大愛台大愛全紀錄、地球的孩子編導/109年促轉會照顧支持服務影像紀錄製作人/109年南海劇場口述歷史訪談暨影像紀錄製作人
四、主創工作人員名單
監製:劉書仁
導演:鍾宜杰
企劃:鍾紋易、黃怡珩
攝影:謝昕寰、馬立群、許添瑞、鍾宜杰、陳宇弘
攝影助理:梁家瑋、陳沛皇
腳本:鍾紋易
剪接:鍾宜杰
美術:李綾娟、李佳樺
調光:江偉
配樂:鍾宜杰
行政:陳美華
亞杰傳媒有限公司
2017/06/27
劉書仁
亞杰傳媒成立於2017年,主要營業項目為電影與電視節目企劃與製作,目前主力案件為紀錄片拍攝。接受公、私立部門委託拍攝紀錄片與紀實性影片。本公司導演、企劃與攝影皆具備傳播與社會學背景,對於社會觀察、分析與紀錄片拍攝執行具備高度的專業能力。
2019-2021年重要活動:
- 國家人權博物館110年台灣威權統治時期不義遺址主題影像拍攝記錄採購案(執行中)
- 108年度獲公共電視補助 新創紀實短片《度日》
本片獲獎紀錄:2021金穗獎「金穗大獎」、第58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
入圍紀錄:2021臺北電影獎 「最佳紀錄片」 - 執行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109年促轉會照顧支持服務影像紀錄」(已結案)
- 執行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109年南海劇場口述歷史訪談暨影像紀錄(已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