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A.D.地底挖洞人

  • 200A.D.地底挖洞人|栢優座|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0A.D.地底挖洞人|栢優座|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0A.D.地底挖洞人|栢優座|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0A.D.地底挖洞人|栢優座|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0A.D.地底挖洞人|栢優座|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0A.D.地底挖洞人|栢優座|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0A.D.地底挖洞人|栢優座|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次補助計畫演出《200A.D.地底挖洞人》,從經典三國故事「官渡之戰」為背景,以戰事僵持不下,曹袁雙方努力為贏得戰爭尋求破口,最後在曹軍挖地道偷襲,袁軍設壕溝應對,兩軍三人在爭奪天下大勢的環境中,進行了一場「檯面下」的交流,引出這段其實在闡述人際關係的故事。

全劇的一開始其實並沒有直接搬演主線劇情,而是五位「伶工」與觀眾輕鬆的閒聊,「伶」同時可以表示演員與樂師兩種身分,伶工說穿了就是在栢優座演出的表演者們,因為劇團有「樂器人」這樣讓樂師在場上擔任角色的配置,以及五位演員會因劇情走向有多重扮演的需要,先介紹伶工們,也方便觀眾對各角色進出的理解。也因為本劇有「地上」與「地下」的區別,兩位樂器人伶工全劇都在一側,代表是在地上的人;而當故事開始後,地下的人表演空間被壓縮,變成只能用蹲、爬、滾、坐這類的方式進行演出。地上的人除了本職樂師伴奏外,地上也指涉超然的、與觀眾同等視角的說書人,用第三人稱說明甚至評價地下所發生的故事,需要使用這個手法的必然原因,是有些典故確實是需要有相關知識,比方說背景官渡之戰,對於熟悉三國的人,這當然是大事件,但是對於只有在歷史課本上了解東漢末年,甚至畢業後立刻把考試內容全部還給老師的人,沒有一個可以幫他們作背景補充的人物,真的會跟不上舞台所發生的事。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主要參與者

編劇、導演、演員:許栢昂
藝術指導:黃宇琳
演員:王辰驊、朱盛平
舞台監督:官家如
票務:丁繼聖
音樂設計:許家銘
演員/樂師:陳胤錞、張育婷

顯示完整資訊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栢優座

立案日期

2007/07/04

負責人

許栢昂

團體簡介

栢優座,成立於2007年,成員皆為劇場界青年優秀人才,以帶給觀眾優質好戲為核心思想,至2020年已累積15個原創或新詮作品,以推廣劇場文化,打造更好的藝文環境為幾任。「人生一定要進劇場看戲,一定要看過栢優座的戲,如果人生只進一次劇場,那就去看栢優座吧!」

嘗試以不同的媒介、不同的素材,詮釋東方故事,打造東方美學風格的基準線。

除了不斷在本身專業的基礎上進行嘗試與創新,在文化的深耕上,栢優座更是不遺餘力,帶著藝文表演走入偏遠地區,耕耘文化沙漠。

藝術是全人類的恩典,任何人都有接觸藝術豐富人生的權力,人文的土壤需要耕耘,才能結出甜美的果實。近年不斷累積能量,培育新一代人才,期望開創表演藝術的新格局,以期能夠肩負未來華人藝文界興盛的重任。

2017-2018年重要活動

  • 2017/09/30-10/01《獨角戲‧吉嶽切》
  • 2017/12/16-12/24《惡虎青年Z》、《栢優群伶之楊瑞宇演活扈三娘、黃宇琳做癡夢一場》
  • 2018/03/17-03/18 大稻埕戲苑第五屆青年戲曲藝術節《行動代號:莫須有》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