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采苑原創合唱戲劇「內灣火車--重返原鄉」
采苑原創合唱戲劇《內灣火車-重返原鄉》以藝術展演及推廣客家文化為創作軸心,融合內灣當地客家、原住民、新住民與福佬等多元文化,搭上內灣支線穿越時空訴說感人故事,同時在內灣戲院前、復古郵筒內溯尋人類最真摯的情感,傳承台灣最珍貴的文化資產。合唱戲劇「內灣火車」在戲劇上反映藝術與在地文化間的密切關係;在音樂上邀請國內知名詞、曲創作者為此劇量身訂做全新原創展演作品,使更多人看見小鎮內的文化底蘊,發揮藝術展演推動觀光文化之能量。「內灣火車」透過樂曲/戲劇配置呈現內灣人文情懷之樣貌。本劇搭配於內灣實地空拍的微電影與特色景點,如內灣車站、內灣戲院、老街、吊橋、油桐花等的投影,不論在視覺或聽覺上皆清楚勾勒出小鎮動人景致,營造富含多元語彙之文化情境。「內灣火車」展演設計融合音樂、戲劇、舞蹈、微電影、多媒體科技、光點等元素。透過發生在內灣的故事帶領觀眾一覽小鎮人文風土。
《內灣火車-重返原鄉》於2018年在新北市及桃園中壢演出後,獲得熱烈迴響,應廣大觀眾之建議返回故事發源地演出,采苑於2019年讓「內灣火車」重返原鄉。展演中特別邀請新竹縣當地展演團體共襄盛舉,期望能更忠實呈現劇中在地文化內涵,藉此喚起觀眾對環境及文化的共鳴。
財團法人采苑藝術文教基金會
1997/06/26
林世勳
「采苑藝術文教基金會」於民國八十六年六月成立,為台灣第一個以「藝術行公益」之法人組織。「采苑」曾代表台灣於胡志明、德國、外蒙古、土耳其、俄羅斯進行文化交流活動;民國104年應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奧地利分會邀請,成為第一個進入聖史蒂芬大教堂演唱的華人合唱團。
「采苑」自成立以來亦持續以DIF理論為設計原念,打造多元構面情境式舞台,開創視覺與聽覺兼備的合唱表演藝術,創辦人徐珍娟教授帶領本會創建「合唱戲劇」,為合唱藝術開創豐富多元的展演型式。
民國96年起陸續製作合唱戲劇,重要作品如:《山海頌歌化蝶情》、《大崗山的故事》、《閔子騫》、《青春練習曲》,《逆光》、《玫瑰人生~旗袍奏鳴曲》等。本會更於民國103年起陸續創作原創合唱戲劇,如:以八八風災為背景的首部環境戲劇《莎瑪娜》;融合古典與前衛、時尚與戲劇的展演藝術《那些年~彩繪旅行》;以失智症銀髮族長輩之生命力成為故事的主軸的《我來自何方》;以倡導青少年對於孝道及親恩之重要性的《親恩物語~角落裡的蘕線衫》;以薪傳客家文化及延伸小鎮溫情能量,結合藝術展演與觀光行銷雙軸線的《內灣火車—阿嬤的婚禮》等作品。本會於積極推廣合唱戲劇之餘,亦假國家兩廳院及各地文化中心製作學術性演出,嘗試創造「公益」及「藝術」雙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