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眾成為演員:景觀社會中的沉浸式美學

簡韋樵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簡韋樵的「當觀眾成為演員:景觀社會中的沉浸式美學」多元評論計畫,突破傳統文字評論的侷限,透過Podcast節目製作與社群平台的經營,創造研究成果的多重呈現形式,同時搭建觀眾、創作者與評論者之間的對話橋樑。

此計畫深入探討當代參與式與沉浸式劇場如何革新傳統觀演關係,促使觀眾從被動觀看者蛻變為積極參與的行動者。因此,在系列節目中,不僅分析觀眾在參與式劇場中的行動軌跡及其被「評論」的重要意義,更以台灣近年非典型鏡框劇場的代表作品為研究對象,包括複象公場的創新街區劇場和差事劇團的空間行走作品。研究聚焦於這些創作如何透過多重感官刺激與身體經驗的設計,引導觀眾穿越時空藩籬,親身體驗並直面歷史創傷,從而建立與場域、記憶和社會議題的深刻連結。

同時,計畫也對當代沉浸式劇場日益商品化、消費化的趨勢提出批判性思考。在景觀社會與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下,許多沉浸式體驗淪為視覺奇觀與感官娛樂的載體,過度追求表面刺激而犧牲內容深度。事實上,真正有意義的參與式體驗必須回歸其政治性本質,從倫理考量與社會參與等層面重新被檢視,避免觀眾在看似主動的參與中,反而成為被動消費的客體。

顯示完整資訊
評論文章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簡韋樵

Name

Wei-Chiau, Jian

得獎紀錄
  • 2024/10

    陳文成教授紀念基金會社會關懷獎學金【民主實踐獎】

  • 2023/11

    2023玉山培育傑出人才獎學金【人文類】

  • 2022/12

    第七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獲獎團隊

  • 2022/06

    臺灣大學學生會轉型正義座談會徵文競賽:文學與藝術視野下的白色恐怖【首獎】

  • 2019/03

    國立臺南大學松濤文藝獎第十三屆「文學評論獎」【首獎】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4/03
    ~
    2024/08

    觀演人:漫遊者聲音劇場《湯仔城與記憶的引亡人》【製作人】

  • 2024/01
    ~
    2025/06

    2024台積心築藝術季《原地流放》環境劇場【製作人】

  • 2023/01
    ~
    2023/08

    2023噶瑪蘭小戲節【策展人/創作者/系列講座主持人】

  • 2022/12
    ~
    2025/11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紅色青春》教習劇場【主創團隊】

  • 2019/09
    ~
    2019/11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窮人的呼聲》移工劇場【導演】

  • 2016/12
    ~
    2017/03

    2017台南藝術節:能祖將夫群讀音樂劇《銀河鐵道之夜》【演員】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