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2014四導聯演系列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 《四物》2014四導聯演系列|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四物》2014四導聯演系列|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四物》2014四導聯演系列|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四物》2014四導聯演系列|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四物》2014四導聯演系列|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四物》2014四導聯演系列|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四物》2014四導聯演系列|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繼2012年「一桌二椅X4」集結莎妹四位編導–魏瑛娟、王嘉明、徐堰鈴與Baboo,共同以「一桌二椅」為遊戲規則後,今年「四物」再度邀四位導演合體,以「物件」為主題,各自物的造型外觀、材料特質和功能符號,或關注物的脈絡,或延伸物的想像,或顛覆物的定義,以「物的劇場」尋找新的觀看與敘事方式。

隨手可得的日常物品,如何觸發靈感,轉換為創作的媒材?當舞台上的主角從人變成了物,又能翻玩出什麼樣的可能性?魏瑛娟的《座》為一件裝置和二段影像的作品;王嘉明《小小》找來二位演員和四位小學生,在扮扮家家酒的遊戲中,思考人如何通過物,指認、辨識彼此;Baboo的《一一》從人與物的錯置關係中,隨機、即興地排列組合出奇特的場景;徐堰鈴的《口》則藉由演員與充氣裝置的運動,表達物的獨白。

1.《座》/導演魏瑛娟

兩件影像。一件觀眾席裝置。坐下。看。吃。布丁。泡麵。笑了。哭了。C'est la Vie! 新年快樂!

2.《小小》/導演王嘉明

連續五年擔任防治校園性暴力話劇比賽的評審,發現每屆國小組的表演都比多數國中組好,或許國中進入了糾結的青春期,表演東卡西卡不太甘願,反而國小組的質感比較純粹。於是很好奇這些小表演者和劇場演員同台會產生甚麼火花。

和小朋友工作過程中有許多有趣的反饋,例如偶爾會迸出名言:「你怎麼這麼不專心?」「因為我慾望好多,我好痛苦。」或是很多字眼是他們所不了解的,像「這動作的質感......」「質感?」、「休息!把剛剛排的消化一下」「消化?」、「大家專心!不要『跳出』!」當這群精力旺盛的小朋友一聽到「跳出」就開始在場上開心地跳來跳去...... 恩,我們這幾位所謂大人呆在旁邊看著他們自得其樂地在場上飛奔,演出時間一分一秒逼近,心中百感交集,或許竊笑或許無奈或許無力或許感慨或許羨慕,眼前的他們會變成怎樣的大人呢?而我們又是怎樣變成現在的大人?

3.《口》/導演徐堰鈴

演出可謂此一氣囊裝置的獨白。

氣囊表面、內外壓力不同的空氣,交談交心。

各種出入口的界面,是不實的平面,當抽象的界口成立後,實體的存放與充滿,其需求隨即被召喚。論述轉移到此一透明氣囊,想像它和地球各種物質身體之間的內在關係,並對其存有方式賦予哲學的思維——「口」包覆、密封起不可見的空氣,乃成為立體的雕塑——反思「人」其為能量構成的理論情況下,試看兩身體與氣囊內外移動的種種,「物」如何動情、思索、默念。

4.《一一》/導演Baboo

《一一》首度發表於去年的「超親密小戲節」,今年循著同樣的概念出發,再度延伸發展。

想的是,人使用物件,還是物件操控人?人因生活型態的需求而發明物件,還是物件的出現改變我們的生活樣貌?人藉由物件確認了情境與關係,還是物件定義了狀態與脈絡,甚至度量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一一》是一首物件詩,舞台上散落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隨著ㄧ個物件與另ㄧ個物件的隨機排列與即興遇合,一個場景又一個場景的定格跳接,衍生出不同的意義,或者無意義。在日常裡,發現異常,在異常裡,看見日常。

或說,日常,原本就是荒謬的。當我凝視「日常」二字甚久,它就有了不一樣的存在。如同波蘭詩人辛波絲卡說:「在字字斟酌的詩的語言裡,沒有任何事物是尋常或正常的──任何一個石頭及其上方的任何一朵雲;任何一個白日以及接續而來的任何一個夜晚;尤其是任何一種存在,這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存在。」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