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藝術工作室2011年展演計畫

五七藝術工作室

  • 五七藝術工作室2011年展演計畫|五七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五七藝術工作室2011年展演計畫|五七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五七藝術工作室2011年展演計畫|五七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五七藝術工作室2011年展演計畫|五七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五七藝術工作室2011年展演計畫|五七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五七藝術工作室2011年展演計畫|五七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從2007年八月開張至今接近三年,五七藝術工作室的成員憑藉的是一股對藝術的熱情而以自籌經費支持這個空間。而在這樣一個自主性高的藝術空間,相較來說也就更自由,具有更多的實驗性格。

目前五七藝術工作室的前方為展覽場地,展出的作品形式不限。而至今也展出過多種樣貌的藝術,平面繪畫、雕塑、裝置、錄像、攝影和行為藝術……等等。五七藝術工作室特殊的是其所座落的地點位於海安路旁一條從清代即存在的一條歷史老街——神農街內。在擁有歷史文化的古街之中,五七的建築與空間也保有原來的古味,也因此五七不將自身空間化為白盒子式的美術館空間,也無意讓空間中性進而突顯出作品的神聖性。所以踏進五七就可以看到磚地磚牆,觀者不只與藝術作品之間對話,也與這條街、這個展場進行對話。

作為一個展覽空間之外,五七成員大多是創作者,剛開始是一群台南科技大學畢業的女子想繼續在台南為藝術圈盡一份心力,也期望透過工作室的力量,改變當代藝術的能見度與距離感。而工作室也承載著各自的創作理念與想法在此發酵。近期也加入了其他有相同理念的人士,目前的成員有曾韻容、簡彣瑾、朱盈蜜、許舒閑、黃美惠、侯昱寬。雖然都是七年級生,沒有長期的創作經歷或空間營運的經驗,但憑藉著對藝術的熱情與實踐,五七工作室也期望自己或透過與各個空間之間的串聯能夠鞏固文化古都——台南的藝文根基。

在五七藝術工作室的中庭則是創作者、參觀者和五七成員一同交流的場所,在這個中庭裡無所不談,分享著彼此的創作經驗與生活上的心得。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溝通交流,展覽場地中的藝術作品與觀者之間的關係不再如此的遙遠和沉重。

五七藝術工作室正持續的改變中,從星期五到星期日,到現今星期三至星期日的開門時間。而展覽場地也往二樓延伸。在參觀已被喝茶喝酒的地方所佔滿的海安路,對海安路藝術造街之後,所存留下來的「藝術」有些許疑惑之時,或許往海安路旁的神農街走入,走進一條古街,進入到五七藝術工作室看看作品,坐在井邊與工作室的人對話,聊一聊藝術或生活的雜事,體驗不同的台南與藝術。

顯示完整資訊
場所照片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