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創作暨巡迴演出計畫《春花的葬禮》

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工作室

  • 2024年度創作暨巡迴演出計畫《春花的葬禮》|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年度創作暨巡迴演出計畫《春花的葬禮》|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年度創作暨巡迴演出計畫《春花的葬禮》|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年度創作暨巡迴演出計畫《春花的葬禮》|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年度創作暨巡迴演出計畫《春花的葬禮》|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年度創作暨巡迴演出計畫《春花的葬禮》|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年度創作暨巡迴演出計畫《春花的葬禮》|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年度創作暨巡迴演出計畫《春花的葬禮》|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於YouTube頻道累積近50萬訂閱、突破2,000萬次觀看的「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團隊,這次將更大膽實驗古典音樂會的極限,邀請劇場導演共同合作,搭配燈光、舞臺、現場演奏、戲劇演出,引導觀眾走入四位女性作曲家宛若鮮花般美麗卻短暫的音樂歷程。

19世紀誕生的四位天才音樂家——她們擁有極高創作天賦、看似光明的前程,卻因為命運的無情、出於愛的無私奉獻,抑或遭受社會的隱形阻礙,在本該綻放的時刻就此長眠。

芳妮.孟德爾頌(Fanny Mendelssohn, 1805-1847)自幼展現音樂天賦,為其弟費利克斯‧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的創作榜樣,然而因當時對女性的限制所致,絕大多數作品都未出版。在下定決心以自己的名字出版作品之時,卻因中風而離世。其弟因身心受到重大打擊,遂於半年後相繼逝世。

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 1819-1896)在世時為全歐洲最有名之鋼琴演奏家,名望甚至遠高過她的丈夫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除鋼琴演奏外,在創作方面也有高度才華。但在丈夫過世之後,卻將事業重心轉移,不再提筆創作,而選擇用餘生推廣丈夫的作品。

莉莉.布朗傑(Lili Boulanger, 1893-1918)是史上第一位獲羅馬大獎的女性作曲家,參賽時年僅19歲,其作品在當時樂壇掀起極大震撼。在本該大顯身手的時刻,卻遇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因自幼患有的重大疾病而不敵命運,年僅24歲便驟然離世。

娜迪亞.布朗傑(Nadia Boulanger, 1887-1979)是莉莉‧布朗傑(Lili Boulanger)的姊姊,曾獲羅馬大獎第二名。即便擁有極高創作天賦,仍在妹妹過世後,難以突破心魔執筆創作,而選擇封筆。終其一生奉獻於音樂教育,雖然遭到歷史遺忘,卻培育出下一代無數傑出的音樂家。

《春花的葬禮》結合音樂與戲劇演出,細膩描繪四位女性作曲家的自我選擇與生命足跡。百年後的此時此刻,相信你也能在她們的故事中瞥見自己的身影。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工作室

立案日期

2022/02/11

負責人

唐歆瑋

團體簡介

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工作室以「敘述脈絡」的手法,呈現古典音樂中的邏輯與情感,致力於推廣古典音樂進入大眾的視野、建立古典音樂與現代人的連結。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發期間,「音樂家的無聊人生」YouTube頻道於英國倫敦封城期間誕生。當時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AM)就讀碩士學位的海牛(本名許崴)以幽默的口吻、生動的旁白,結合清楚的譜例畫面,深入淺出的介紹看似難已咀嚼的古典音樂知識,獲得廣大迴響,至今累積51萬訂閱數。

2022年2月,音樂家的無聊人生工作室成立,除經營YouTube頻道以外,更積極與臺灣各藝文場館、教育機構合作,以網路平台、影音內容為媒介,共同推廣古典音樂。過去合作對象包含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臺北愛樂合唱團,以及其他國內外知名團隊與音樂家。

此外,更經常受邀製作古典音樂推廣節目,包含:入圍58屆金鐘獎節目創新獎「沒事別聽古典樂」、清華大學君山音樂廳籌備處「清華音樂人Podcast」、臺中國家歌劇院「Wow挖藝術-古典名曲與他們的秘密」。

自2022年起,工作室也嘗試發展創新的古典音樂會演出形式,包含:2022年度製作《模仿大師-孟德爾頌與貝多芬》、2023年度製作《回不去的家鄉-蕭邦的幻想與波蘭》、2024年度製作《春花的葬禮》。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