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徑
楊偉新
楊偉新《舞徑》影片簡介
一位堅持芭蕾道路,克服自身舞蹈基礎的不足,登上國際舞台的職業舞者;一位用個人力量在八〇年代以專業芭蕾舞校模式培訓學生,希望在台灣創造職業環境的資深老師;一位為了追求舞者夢,反覆進出台灣,尋求專業芭蕾學習環境的舞蹈生。《舞徑》以三位不同年齡層和專業程度的舞蹈人歷程為經,從二戰後到現今的時間跨度為緯,呈現出芭蕾舞在台灣發展狀態,以及舞者面對這特殊環境的生命故事,穿插對照多位不同世代其他舞者之觀點與看法,交織成一 篇對現行體制的論述與提問,打開另一種對這個土地上的舞蹈及文化藝術發展的想像與思考。
創作論述
多元是任何文化藝術必然之自然發展趨勢,但若將其無限上綱為宣傳性的政策口號,又未實際深人了解所希望發展的領域在能夠達到「多元」的境界前,需要投注什麼樣的方法與資源供它成長茁壯,就會造成台灣舞蹈人談及現行舞蹈教育時,口中所謂的「什麼都學,什麼都不精」現象。
以培育職業舞者為前提的專業舞蹈培訓,在舞蹈被植入台灣體系近四十年後仍未得到應有的體認。台灣主掌教育體系的專業教育官僚在1970年代晚期將當時台灣發展較為主要的中國舞、芭蕾舞、現代舞納入學校教育體系中——藝術人才教育的一環,出發點儘管利益良善,也對台灣目前的舞蹈發展的成績有直接的正面影響,但主事者對不同舞種的專業認知不足,在沒有多方彙集專業舞蹈人的意見,一廂情願的制定出課綱、教程等實際措施,也沒有規劃出明確的遠程訓練目的,更沒有認知到台灣其實並不具備能夠消化一年約三百位大學程度舞蹈畢業生的職業舞蹈產業 ,因此產生出像芭蕾舞這一門藝術在台灣停滯不前的處境,進而造成台灣舞蹈沒有「多元」出路,舞蹈畢業生絕大部分不從事舞蹈表演的現實。
任何舞蹈的訓練方式都有其特定條件和系統,其中的優劣是非若非專業人士,外人非常難以參透,但長期下來從訓練成果卻可以明確看到方法是否有成效。但舞蹈教育體制多年來並沒有受到從專業角度批判性的檢討改進,以致將錯就錯,不斷地代代循環,到21世紀的現今已經成為難以扭轉的既定環境現實,如此狀態卻被不明所以的文化教育機關美其名為「多元」。其中,所有的矛盾被淹沒在每年眾多學校、團體、一場場令人眼花繚亂的演出背後,非舞蹈圈人極難穿透表象,吸取足夠的資訊武裝自己對體制提出質疑。
在台灣的培訓環境及社會對舞蹈藝術的觀感交互作用下,芭蕾舞在台灣發展一 直處於尷尬的矛盾狀態。對希望憑藉芭蕾舞在台表現的年輕學子,他們或許因為認知不足,滿懷理想踏進舞蹈教育體系,卻無法從學校體制中得到應有的學習養分,使得他們儘管身體條件符合這項舞蹈的需求,在理應該達到成熟舞者的年齡階段,仍還在基本技巧上打轉與摸索,許多原本優秀的可造之材,就這樣逐漸失去原有的潛力被消磨。少數有心、有條件的學生在個別老師和家庭的協助下,用體制外的方式離開台灣進入更專業的芭蕾教學機構,得以突破限制,進人世界各地職業舞團工作。然而這些個體往往被權力機構引用為台灣舞蹈教育成功的有力明證。
在舞蹈人後浪推前浪,不斷於困境中追尋自我實現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自問,假設我們在乎台灣的藝文發展,真心希望台灣的下一代能夠有多元的空間和選項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發揮所長,是否應該去思考我們對未來台灣舞蹈發展的想像是什麼?我們在學校所給予學生的知識、技巧,支持舞蹈工作者能長遠累積下去的資源,是否真的合乎各個舞蹈類型發展的需要?
我們是否有真的看到更廣大的舞蹈世界裡,芭蕾舞的發展和培訓已經到了什麼境界,或是某程度上我們仍在閉門造車?
當我們能夠誠實對體制提問,並坦然的接受更寬廣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再的將自己困在「東方/西方」這種過時的偏見,緊抓著自己僅有的一點什麼,或許我們就能朝解開這盤根錯節的難題更接近一步。
導演簡介
楊偉新畢業於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電影學院,其畢業短片曾獲頒美國導演工會(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最佳學生電影獎。
畢業返台後,楊偉新以剪輯師身份進入電影圈,與國內外導演合作進行剪輯工作,片型涵括劇情片、紀錄片、廣告、音樂錄影帶等。剪接作品曾人選金馬獎、台北電影節、台灣紀錄片雙年展、金穗獎、鹿特丹、釜山、全州、富川、克萊蒙費宏等多個國際電影節,主要剪輯作品有:《蘭陵劇坊》、《對面的女孩殺過來》、《Ferahfeza》、《青田街一號》、《孤味》等片 。
主創工作人員名單
楊偉新/導演、製片、攝影、剪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