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共鳴策展補助
羅禾淋
當代藝術展覽「微共鳴—後居所的未定」於2011年8月12日至9月18日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盛大舉行。策展人羅禾淋集結了創作脈絡符合家、居所、城市、環境、廢墟的藝術創作者,試圖讓集結的藝術家與寶藏巖特殊的場地產生現地創作的共鳴新作。
參與展出的創作者為丁建中、王建浩、吳尚霖、林孟儀、林旺廷、梁以妮、陳依純、簡伯勳等八人,此八人皆是對於家、居所、城市、環境有長期的創作脈絡,並且在不同學校背景學習下,皆擁有獨特的創作思維,並且依據策展主題的「鄉愁」,延伸出現地製作的全新創作。
展覽「微共鳴」的「共鳴」一詞運用在傳統物理學,是一種A與B的兩者之間,產生微妙的交互作用,利用隱微的振動,產生出一種同理共感的感知結果。此共鳴如同在都市地域性的功能再造下,同時產生了「重生」與「逝去」的記憶,如寶藏巖的歷史片刻與殘留溫度,在功能性的地方思維下,同時得到「新生的都市任務」與「消逝的地方溫度」,因此展覽「微共鳴」試圖用藝術的形式介入地域脈絡,同時再造一個結合當下與銘刻歷史的藝術文本,讓集結與此地域者產生共鳴。在展覽中,參展藝術家的作品提及的是「日常」與「在地性」,而導向的是我們人們自身的「鄉愁」。
羅禾淋策劃「微共鳴—後居所的未定」作品:丁建中《圈圈》,運用簡單的動力結構帶動一根金屬材質,全屬材質此刮著地域性的地板材質,地域性的地板材質有可能是木板、石板、鐵板,運用單純的物理運動下,帶出空間本身細小的微觀。回顧小的時候成長記憶中,躺在木板地板鋪上棉被的房間,記憶裡每當寧靜的夜晚一些地面上發生著的微弱聲音總是顯得敏銳清晰。而此次展中丁建中將熟悉的動力裝置安置於場中,地面成為直接裝置摩擦的界面,作為某種回顧小的時候住的經驗某種連結。
羅禾淋策劃「微共鳴—後居所的未定」作品:王建浩《家庭雕塑》,反轉空間本身任務的思維,原本的居家空間轉換成展場時,若作品又運用家庭中的現成物放置成雕塑,那這個空間是居家還是展場?王建浩運用功能性的轉變與重疊,創造出熟悉又陌生的衝突。 王建浩家中的裝潢與佈置歷經三代的交疊,因而呈現許多樣貌。他用家中累積但閒置不用的物件,把寶藏巖的展覽空間佈置(還原)成日常生活空間,並從中擺置其家庭照片,希望透過兩者的交疊,討論生活狀態、習性以及品味與歷史。
羅禾淋策劃「微共鳴—後居所的未定」作品:王建浩《藝術的空氣》,回應杜象「巴黎的空氣」這藝術概念,巴黎的空氣是一個裝液體的小玻璃器皿,杜象除去液體並將物體命名為「巴黎的空氣」。對杜象而言,空氣無所不在,那藝術也應無所不在才是。當原本的居所轉變成藝術空間時,是否在此的空氣就轉變成藝術的空氣?
羅禾淋策劃「微共鳴—後居所的未定」作品:林旺廷,《方舟》,運用視錯覺的光雕投影方式,再現出兒時對於正方體建築的回憶,也呼應自我的居所在自我成長年代中的獨特性,並且運用對於空間的認知重新呈現在當下的展出空間裡。
羅禾淋策劃「微共鳴—後居所的未定」作品:陳依純《美好的生活》,是陳依純對於自身老家竹山與寶藏巖共鳴後的結果。對陳依純來說,大量的訊息,不斷藉由傳播媒體散佈。人的渺小,卻不斷接收洪水法般的大量新聞悲劇。人們逐漸學會漠視來消弱刺點,越危險不安,卻越釋放自然喜樂的訊息,不能破壞其平衡來沖毀建立的美好假像。恣意關掉接收訊息的來源,重新組構元素排列,試圖催眠述說著一切很好。作品中許多的符碼皆由此概念延伸,而影像中拿箸兩串蕉正是依純的叔叔本人,以一無感的馬臉取代,試圖以此去除過多的想像。依純想藉由此作品探討在國家機器下,美好的生活是指涉什麼。
羅禾淋策劃「微共鳴—後居所的未定」作品:吳尚霖《吵鬧計劃》、《微共鳴–寶藏巖時鐘計劃》,皆是對於空間與人體的探討。在吵鬧計劃中吳尚霖找尋廢棄的廢墟,並且運用舞者即性式的介入著空間與空間本身的文本對語。而在另一件作品寶藏巖時鐘計劃裡,吳尚霖收集在此地裡的群眾,運用群眾對於地域聲音的感知,收集著群眾的聲音當成素材,現地製作新的作品。
羅禾淋策劃「微共鳴—後居所的未定」作品:林孟儀《地磚》,林孟儀觀察寶藏巖的地域特色,與廢墟特殊的符號,與自身兒時921的老家回憶重疊,並且收集老家廢墟中的地磚,運用拍攝地磚的方式,讓媒材載體轉移,並且再現與展場之中,與展場的地域共鳴。
- 四軸飛行器的慾望化身 - 諸眾填滿化的擴增實境計劃(2018)
- 廢墟都市怪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