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時代的台灣身體:評論作為交流實踐

王威智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台灣的戲劇評論書寫於1990年代時,曾是理論建構的主力場域,亦與戲劇生態息息相關,影響著劇場美學的理解走向。然而近年隨著網路媒體及各式平台的興起,評論書寫亦隨之傾向破碎化與市場化。破碎化源自兩個極端走象,一是評論書寫失去其專業性,變成觀眾個人感想抒發之方式,缺乏溝通空間;二是部分評論者或有其專業領域,將劇場評論書寫當作理論操作場域,因而文章論述距離一般觀眾愈來愈遙遠。兩個極端發展卻是殊途同歸,共同面對的現象為評論的閱讀人口逐漸下滑。現今取而代之是如黑特劇場等網路媒體主打的匿名批評,以其易讀性與辛辣感想獲得當前觀眾支持。市場化則是源自台灣劇場圈過於緊密,表面上的烘襯或是私底下的行銷,或多或少都期待評論者,能夠發揮說好評好推戲的作用,使得評論書寫的客觀性亦有實踐上的疑慮。簡言之,雖無具體的量化統計,筆者(王威智)個人感覺約略為戲劇評論的書寫人口雖然應該呈現增加趨勢,然而不管是對於領域發展的深化,或是閱讀人口的拓增,戲劇評論所扮演的角色恐怕愈來愈無足輕重。在此情況下,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顯得可貴。

本計畫「後真相時代的台灣身體:評論作為交流實踐」即試圖以平實語言,捕捉台灣劇場演出的內在複雜性,尤其注重其跨文化實踐的展演美學,以及關於台灣主體形塑的歷史記憶呈現方式。在跨文化實踐方面,如從〈天皇到國父的文化翻譯《TRANS恍憶》〉、〈日本,文化他者《転校生》〉等文章,均對於日本作為台灣的文化他者提出疑問,期待創作者深入思考埋藏於台灣與日本的文化緊密連結表象底下的後殖民情境;〈移動的身體,反動的展演《遙感城市》〉、〈崇高的劇場《地下室手記》〉等文章,對於當代經典作品或導演前來台灣展演,與在地情境接軌或斷裂的清況提出討論。

台灣主體形塑部分,比如〈田野與再現的鴻溝《噶哈巫!斷語?》〉分析原住民文化再現與戲劇作為田野調査手段之間的距離,評論在肯定演出品質之餘,亦從觀眾角度點出再現與接受存在著美學及詮釋的落差。再如〈掀開歷史的黑洞《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一文,筆者肯定創作者重探日治時期在日台灣人認同政治的企圖心,並認為這是現代劇場介入台灣歷史建構一難得的嘗試。當然,這些作品,或者該說任何作品,都無法一筆道盡台灣歷史的複雜性。但是從這些展演可以看出,實踐者已經體認到歷史書寫的複雜與挑戰,同時企圖透過作品形式對於歷史做出詮釋,讓人期待劇場作為歷史記憶重構場域的潛力。

本計畫另一目標,為期望戲劇評論的書寫能成為評論者與創作者溝通的可能管道。〈當劇場開始思考《前進吧!方舟》〉與〈身為人類,我很抱歉《地球自衛隊》〉二文即受到編劇林孟寰的肯定,與筆者對於台灣科幻劇場發展,進行了初步的意見交換。筆者由此書寫研討會論文摘要,並獲本年度亞洲研究年會日本分會接受,將於6月進行發表。

顯示完整資訊
評論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