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護理師-白色巨塔裡隱形的行業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完成20位專科護理師生命故事的訪談與書寫,呈現不同年代、背景的護理工作者的樣態,有人已離開護理產業,有人還在奮鬥,有人則剛成為專科護理師,他們是如何抉擇成為護理師,這過程經歷了什麼,在他們的生命中留下怎樣的烙印,是怎樣的機緣成為專科護理師,對於這份職業的所思所想,為何放棄了?為何堅持著?從這些人的故事,看到一個不只是台灣各地、各種規模醫療單位的專科護理師群像,更是護理師普遍的眾生相,畢竟成為專科護理師之前,他們都曾是護理系學生、護理實習生、基層護理師,然後才成為不同專科的專科護理師。也希望從護理師的眼出發,看到台灣醫療環境中不同科別的狀況與議題,包括醫療專業、醫病關係、單位中不同專業者的互動。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專科護理師-白色巨塔裡隱形的行業》目錄

  1. 前言 台灣南丁格爾變奏曲:專科護理師紀實 
  2. Chapter 1:荊棘鳥的護理之路 —專科護理師的奮鬥與堅持 
  3. Chapter 2:命運交織的抉擇 —專業熱忱與生命選擇的交響曲
  4. Chapter 3:百花齊放的護理新境界 —專科護理師的無限可能與多元挑戰精神 
顯示完整資訊
內容摘錄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

立案日期

2012/11/04

負責人

簡鈺珈

團體簡介

基護工會在2011年籌備會期間,發現短短半年已有七起護士身亡新聞事件,因而在北、中、南、東四區舉辦各種相關活動,目的是喚起護理人員長期缺乏的勞動意識,集結組織護理人員。2012年11月4日,正式成立「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工會理事長採直接民主以及常務理事輪值制。工會主要訴求為揭露四大兇器「畸型班表、廉價替代人力、不當跨科調動、責任制」背後是醫院的管理手段,主要是醫院以營利為考量不補足人力等議題,促使護理人員有所覺醒,集結力量有多大,改變現況要求醫院資方補人解決人力荒的力量就有多大。並致力於追蹤、監督、承接各種護理工傷勞動過程與職災經驗,近年來更與無論如河書店合辦勞動、健康等相關活動,讓民眾了解護病處境,一起為護理人員爭取更合理的勞動權益及民眾健康權。

近年重要活動紀錄:

1. 108 年工會協助「洗腎室被病人打診所黑箱吃案的小褀訴訟案」,法院宣判被告確認判決違反醫療法第 106 條第 3 項:妨礙醫療業務!

2. 107 年 5 月 6 日控訴洗腎診所為了留住客源,要求護理人員就算被病人施暴也要隱忍。工會於衛福部前召開【護師崩潰節:雇主推責,醫護暴力黑洞記者會】,呼籲衛福部作為主管機關,應負起監督管理之責,別再讓護理人員暴露在暴力風險之中。

3. 106 年 5 月 14 日舉辦【護師節暨母親節:基護工會血汗珍奶戲劇工作坊】邀請民眾體驗護理人員養成及珍奶當飯吃的工作經驗。

4. 工會與工傷協會 101 年協助自殺護師陳怡君案,於 105 年判決陳怡君為自殺為職業災害,也

是醫療產業第一例自殺獲得職災認定(全台第二例)。

5. 104 年 7 月 6 日於行政院召開【「八仙 塵爆」誰來救人?】記者會

6. 102 年 5 月 10 日 工會集結全台百雙護士鞋至衛生署,控訴醫院四大管理凶器:「畸形班表、跨科調動、彈性人力以及責任制」使護師過勞。

7. 101 年於勞動部當時的勞委會及衛福部當時的衛生署,抗議「畸形班表」導致護理人員過勞嚴重,建議衛福部應明令禁止大夜接小夜、小夜接大夜、換班至少應隔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