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奏與電子音樂寫作計劃
任真慧
任真慧《未竟之暮》(into gloaming)創作簡介
樂曲編制類型:薩克斯風、電吉他、鋼琴、擊樂、電子音樂
預計曲長:約10-15分鐘
計劃概念:
我(任真慧)在2023年秋季接到當代音樂四重奏團體Hinge Quartet的藝術總監Dan Vanhassel來信邀請,希望我能為他們的團寫作新曲。在電子郵件往來與視訊會議討論之後,我欣然接下此委託。我自己本身是當代音樂鋼琴演奏者,近年也因緣際會接下數首室內樂加上電子音樂作品的委託創作,2023年暑假恰巧也與另位薩克斯風友人討論2024-25年的合作。這首四重奏加電子音樂的作品正好是個機會,讓我能持續嘗試近年創作上不斷反覆實驗的配器與音樂織度上的想法。
此作品的四重奏編制裡已包含電吉他,因此如何透過即時互動的電子音樂將其他三個樂器音色織度融合會是個挑戰。寫作期程的前期我將潛心研究自身尚須更加熟悉的薩克斯風與電吉他音樂的語法技術等,並嘗試寫作各種配器組合,並嘗試電子音樂軟體分析、後製等。中後期程則須找出適當的記譜法並使用電腦製譜,四重奏樂譜完稿之後再製作電子音樂程式與音軌。——這幾年我特別著迷於刻畫聲音意象的幻覺與虛實,透過研究音色的組成來塑造音樂中獨有的時空。電子音樂對我而言是延伸這些想像的時空的工具媒介之一,裡面的可能性本身又非常多元。我希望在此作品中塑造出一個抽象、奇幻的室內樂聲響空間,從中探索無限的想像,同時此般創作更是一種自我向內探索、跳脫過往以文本角度思維的創作方式。
創作者簡介
任真慧是旅美臺灣作曲家、詩人與鋼琴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音樂博士,其音樂作品以獨特的空間感、豐富的想像力、充滿靈性的詩意、與精雕細琢緻的色彩為特色,曾獲美國League of American Orchestras女性作曲家委託創作計劃、Copland House Residency駐村藝術家等殊榮。近年創作專注於探索時間、聲響、語言、與詩性的整合,並同時以鋼琴家身份活躍於台美新音樂舞台,專注於電子音樂與當代實驗性藝術音樂作品。目前為佛羅里達國際大學NODUS Ensemble新音樂團鋼琴演奏家。
任真慧
Chen-Hui Jen
-
2024/03
《柏舟》為八部無伴奏混聲合唱
-
2024/01
《隱乎離離》為奚琴與電子音樂
-
2023/12
《寒水渡》為鋼琴延伸技巧的鋼琴獨奏
-
2024/09
《未竟之暮》為中音薩克管、電吉他、擊樂、鋼琴與電子音樂
-
2023/08
《寓形於蒼》為中阮獨奏
-
2023/07
《林壑聽濤》為鋼琴獨奏
-
2023/03
《無歸之松》為笛、笙、琵琶、大阮、箏、二胡與電子音樂
-
2022/10
《八月水色》為琵琶獨奏
-
2022/09
《循徑山幽》為八部無伴奏男聲合唱
-
2022/07
《寂山依稀》為琵琶與小提琴二重奏
-
2016/11
League of American Orchestras Toulmin Woman Composers Commission
-
2013
2013 國台交管弦樂創作比賽第二名
-
2012
(ACO) EarShot San Diego Orchestra Readin
-
2011
台灣音樂中心作曲大賽器樂獨奏組
-
2009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
2008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
2006
許常惠音樂創作獎傳統樂器類第三名
-
2004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
2004
采風樂坊傳統樂器創作獎第三名
-
2004
福爾摩沙作曲比賽協奏曲組第二名
-
2024/06~2024/08
《柏舟》八部無伴奏混聲合唱 - 台中歌劇院中劇院、國家音樂廳
-
2023/12
《逐月之黯》(許馨心『琴、鏡』演奏專輯)
-
2023/11
《無歸之松》(國家演奏廳)
-
2023/11
《八月水色》(台南藝術大學)
-
2023/10
《寓形於蒼》(國家演奏廳)
-
2023/06
《八月水色》(台大雅頌坊)
-
2023/05
《松下》(國家演奏廳)
-
2023/01
《逐月之黯》(New Music Miami Season) (Compositions in Asia Symposium)
-
2022/12
《循徑山幽》(國家音樂廳)(衛武營音樂廳)
-
2022/12
《歸山》(國家演奏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