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達魯岸
花蓮縣文化環境創造協會
「我們的達魯岸」藝術教學計畫:
阿美族語「達魯岸」意為田中小屋,即工寮、工作室或集會所之意。台灣農村無論各種族群都有各種不同樣式的工寮,大都是臨時搭建的,室內擺放各種工具、肥料、種籽,以及簡陋的木床、桌椅。工作室中的擺設物,是台灣人存活的隠喻,粗糙、實在、濃烈、沈默、有力氣,工寮和周圍的田地是「大地-世界」互換的場所,這場景神秘又充滿生命力。藝術家的工作室是他們在形而上的原野耕作時,擺設精神種籽、創作工具、孤獨工作、沈思、默想之處,是「視覺一身體—世界」互換體系的意義生產場所,形式極為動人。
因此,「工作室」是藝術家生活的地方,也是藝術發生的地方,是最接近創作者心靈的場所,也是學習者可以進入藝術世界的直接空間,一反在教室的刻板的、不夠真實的、氣氛假假的學習環境。
在活動主軸上,本計畫以「工作室」為主題,提出8位創作者、手工藝者以workshop的方式進行,從設計自己的工作室開始,實施創作與教學。學生拜訪藝術家工作室並學習,最後由學生創造自己的工作室以及各種作品,並且對外展出。在學校的教學部分也以營造「工作室」的精神,用活潑的、跨領域的學習方式,學校教育與藝術團體整合資源,使其更接近藝術的本來的面貌,在課程結構上,本計畫之課程不以現有的藝術科目為主,脫離學科的界定,將藝術返回生活,回到它原初在人類精神發生的現象中。
本計畫分兩部分,即Workshop與學校教學:
Workshop的部分:邀請八位藝術家以「達魯岸」的理念,為期15天的workshop,創造自己的工作室並且在其中創作作品,過程中,學生拜訪藝術家並且在其中學習,創作營結束後,學生必須做出各項作品,甚至自己的「達魯岸」,與藝術家同步展出。這個構想的優點在於藝術家也處於創作的狀態,而不只是為別人工作,如此比較能引起創作的熱情與氛圍。
學校教學的部分:也以八位藝術家在學校學期過程中,與上述課程結合或與學校重要活動結合,進行教學。課程內容以藝術家個人的專長為主。鼓勵學校當局設立各種小型藝術工作室。
本計畫以「裡應外合」的方式,讓經驗豐富的創作者進入校園教學,以及學生走出校園進入藝術家的「達魯岸」(即工作室),進而創造並展現自己的「達魯岸」。本計畫可以緩衝改革的緊張困境以及培養校園氣氛,讓其他領域之教師體會藝術之活潑與創造,讓藝術經驗與最根本的教育目標的直接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