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凝視
吳昕恬
這次的創作由個人經驗出發,探討這個世代與網路緊密連結的生活下,新興的溝通、聯繫模式何以影響人們對自我的認知、對日常的改變、對社會的建構與對世界的想像。
當代手機成癮成了常態,甚至會因此失眠,整晚輾轉反側。而爆炸的的訊息與通知則使人時時緊繃,導致焦慮與注意力渙散,甚至無意識中讓渡了主體性。
社群網路改變了我們觀看與記憶的方式,也重塑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網路暴力與過度評論、越界指教,使有血有肉的人成了扁平的帳號,讓悲傷被簡化為emoji。人際距離縮短,傷害卻變得更頻繁劇烈且直接。
身處其中,我強烈感受到被凝視,產生自我懷疑,彷彿生活在被放大檢視的舞台之上。網路上充斥美化的形象與數據比較,導致更多身體焦慮與自我價值的扭曲。特別對女性而言,身體常被物化為吸引流量的工具,甚至是代孕的容器。性別偏見在社群中蔓延,歧視言論被包裝成玩笑,當試圖反抗時,又常被一句「Not all men」輕易抹煞。好想奪回這些網路流行厭女詞的詮釋權,為女性賦權。
我試圖透過創作將這些觀察記錄下來,自省並思考要怎麼面對社群帶來的惡意與負面影響,該如何使虛擬與現實都更接近性別平權。雖仍沒有答案,但相信持續創作發聲就有機會讓世界往理想中的樣子靠近一點點。
吳昕恬
WU HSIN TIEN
-
2023/05
消磨
-
2023/04
匱乏
-
2023/04
失眠
-
2023/03
如實
-
2023/01
記憶的溝壑
-
2023/01
宇宙漂流
-
2023/01
給你全世界的晴朗
-
2023/01
我才˙沒有生氣呢
-
2022/10
許願
-
2023/01
南部七縣市青年視覺培力計畫 獲選
-
2022/12
高雄青藝獎 入選
-
2022/03
第五屆臺灣青年陶藝獎 入選
-
2021/12
月津港燈節 獲選
-
2021/12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青年藝術家典藏徵件 典藏獎
-
2021/10
國際咖啡杯大賽 企業贊助特別獎
-
2021/08
法藍瓷光點計畫獎學金
-
2021/03
南部七縣市青年視覺培力計畫 獲選
-
2019/08
第四屆臺灣青年陶藝獎 入選
-
2023/04
混搭 ─ 台湾陶芸の今,柿傳藝廊,東京,日本
-
2021/12~2022/03
脫胎 ─ 第五屆臺灣青年陶藝雙年展,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台北,台灣
-
2021/07~2022/03
偶然人間,鶯歌陶瓷博物館,新北,台灣
-
2021/03~2021/04
改變風潮 ─ 蛻變新世代,KWUM陶瓷博物館,菲斯卡斯,芬蘭
-
2020/12
洞見 吳昕恬不完美個展,醉美空間,台南,台灣
-
2020/07~2020/08
改變風潮 ─ 台灣當代陶藝展,巴爾的摩陶藝中心,巴爾的摩,美國
-
2019/09
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國美民藝博物館,杭州,中國
-
2019/05
Révélations –工藝藝術雙年展,巴黎大皇宮,巴黎,法國
-
2019/05
余室,阿肯色大學,阿肯色,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