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之心》演出計畫
「在田間、在山中,我的魂魄時時刻刻陪伴著。水田不要賣。」——高一生
鄒族音樂哲人 高一生 x 拉拉庫斯守護者 高英傑
國際偶戲大師 楊輝 x 臺灣文學金典獎 沈琬婷
這是一個曾經發生在過去某個艱難的時代中,阿里山的鄒族知識精英高一生與他的家人的遭遇,但同時也是關於我們的土地,關於我們大家必須要知道的歷史。
高一生生長在日治時代,受到現代化的教育,但是隨著政權的轉移,就和所有臺灣人一樣必須重新面對我們究竟「身為何人?」的認同選擇,為了後代的幸福和貫徹自我的信念,在劇烈動盪的時代中選擇了一條危險的道路,雖然最終難以避免因此殞命,家人也受到打擊,但是這份犧牲所包含著的愛遺留給世世代代的後人,就像神木遭受雷殛而傾倒,但卻為所有的小樹苗帶來更多陽光和雨水的溫暖,自由成長的未來。
這是一個關於家的故事,關於嘉義的故事,關於愛的故事。
長義閣掌中劇團
1945/02/18
高鳴緯
創團於1945年,傳承四代,致力於在地藝文教育推廣,並於2013年獲選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團體。
本團長期投入布袋戲前後場培育計畫,與南華大學簽訂產學合作,招募民族音樂學系學生學習傳統戲曲後場音樂,透過「以戲養功」的形式,累積後場功底。
長義閣的作品,企圖透過史料耙梳、田野調查,及戲劇詮釋,去建立在地史觀,以「傳統」為劍,劃開框架,透過解構,建立屬於長義閣特有的敘事語言,讓傳統掌中技藝保有傳統元素之餘,亦能持續創新及傳承。
近三年重要活動:
2024年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
文化部 推動地方創生文化環境營造補助《來嘉戲口偶聚》
文化部 鼓勵表演藝術台語主流化計畫《西遊問佛》
文化部 常態補助 偏鄉巡演計畫《戲班子與遠小孩》
文化部 庄頭劇場藝日限定 偶沉默了《皆大歡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傳統藝術開枝散葉-新作發表計畫《鄒之春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傳統藝術接班人-民間戲曲劇藝提升計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嘉有廟埕搬戲去《水滸傳之天雄星林沖》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水滸傳之天雄星林沖》傳習計畫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2024偶戲劇場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偶戲匯演、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偶戲齊聚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X長義閣掌中劇團 2024《掌中有聲》巡演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銀髮樂齡學堂 南部地區巡演
第二屆嘉義台語季 「歡迎收聽 Huan-gîng siu-thiann」庄頭的戲棚跤-搬演講故事
2023年
文化部 常態補助 偏鄉巡演計畫《戲班子與遠小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傳統藝術接班人-外台戲曲演員功底強化計畫
國家人權博物館 《鄒之春神》階段性呈現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新春系列-偶,沉默了《皆大歡喜》
長義閣新書出版《做戲人的心:長義閣的掌中家書》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全家在藝起2.0活動演出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傑出演藝團隊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兒童藝術節 藝術樂園演出
松山文創園區《我,哪吒》晚風演出計畫
嘉義市城隍廟 金門浯島城隍祭
第一屆嘉義台語季「自頭講起Tsū-thâu kóng khí」
2022年
文化部藝Fun線上舞臺計畫2.0、嘉義市演藝團隊跨界媒合補助計畫《我,哪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嘉有廟埕搬戲去《水滸傳之魯提轄仗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亞太傳統藝術節《皆大歡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傳統藝術開枝散葉 民間劇場重塑計畫《忠義十九公》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外台戲曲演員功底強化計畫《水滸傳之天雄星林沖》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C類無形文化資產《掌中家書出版計畫》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社區營造點徵選及輔導計畫《掌中傳鄉》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全家在藝起匯演、偶戲風華大匯演《皆大歡喜》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