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典到當代系列-《聽,美好的歌》

  • 從經典到當代系列-《聽,美好的歌》|對位室內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經典到當代系列-《聽,美好的歌》|對位室內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經典到當代系列-《聽,美好的歌》|對位室內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經典到當代系列-《聽,美好的歌》|對位室內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經典到當代系列-《聽,美好的歌》|對位室內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經典到當代系列-《聽,美好的歌》|對位室內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經典到當代系列-《聽,美好的歌》|對位室內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經典到當代系列-《聽,美好的歌》|對位室內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經典到當代系列-《聽,美好的歌》|對位室內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經典到當代系列-《聽,美好的歌》|對位室內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從經典到當代》系列音樂會延續樂團「演奏國人的作品,唱自己的歌」的創團宗旨,2025年持續推展。此次節目由兩位法國印象派大師的作品開展,演出佛瑞以男高音與室內樂編制譜寫的《美好的歌》,選用法國詩人魏爾倫的詩句,透過細膩柔美的旋律與鋼琴、弦樂的交織,描繪詩意盎然的法式浪漫,將聲樂與器樂推向新的藝術高度;並搭配拉威爾唯一的《F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巧妙融合印象派色彩與古典結構,展現優雅流暢的旋律與豐富和聲層次,呼應師承佛瑞的抒情風格與細膩精神。節目同時帶來國人作品《說吧!海》,將《洛神賦》中飄渺靈動的詩意轉化為層次豐富的音色,展現東方情感與法式音樂的交融。美國作曲家桑磊栢在聽到樂團多次演出後,特別創作新作《航海者》,以NASA航太計畫為靈感,透過弦樂五重奏描繪探測器在宇宙中的孤寂與優雅,拓展人類對未來的想像。音樂會邀請韓國大提琴家朴姷信與樂團合作,除持續深化台韓音樂交流,也將探索音樂與文學、自然之間多層次的對話。為呼應本場節目,特別舉辦青年作曲家徵選並發表作品,展現新世代豐沛的創作能量與想像力。音樂會前並安排導聆講座,帶領觀眾深入體驗詩意與未來交織的音樂旅程。

委託創作:桑磊柏《航海者》樂曲簡介

桑磊柏(Paul SanGregory)為對位室內樂團特別創作的《航海者》(Voyagers),是一首為弦樂五重奏而作的全新委託作品,靈感來自NASA於1977年發射、至今仍航行於深空的兩艘「航海者」探測器。這些無人探測器承載著人類對宇宙的渴望與探索精神,曾近距離觀測木星、土星等遙遠行星,並利用「飛掠」方式加速航向更遠的星際,如今早已遠離太陽的影響範圍,卻依然傳回微弱訊號,持續向神秘的深邃太空前進。

全曲共分為三個樂章,每個樂章都由作曲家自寫的小詩發展成音樂意象。第一樂章〈逃逸速度〉(Escape Velocity)以壯闊低沉的聲響揭開序幕,模擬火箭強大推進力衝破地球引力的瞬間,隨後音樂漸漸升高輕盈,宛如火箭一節節推進器脫落後,優雅地劃過天空。第二樂章〈飛掠〉(Flyby)描繪探測器利用行星重力加速、變換航向的過程,樂音忽快忽慢、時而聚攏時而散逸,展現在行星巨大引力場中被拋射的緊張與驚險。最後的第三樂章〈溫柔的光〉(Gentle Light),在幽遠靜謐的弦音中閃爍,像是渺小的金屬飛船在暗黑星海中,仍被一抹微弱光芒輕輕照亮,從遙遠的深空回望地球。

樂曲中細膩的弓弦,讓這首曲子如「星際大戰」般充滿磅礴氣勢與太空奇觀,讓觀眾隨音樂升空,奔向無垠、未知又浪漫的宇宙旅程。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曲譜首頁
演出照片
創作者簡介

作曲家:桑磊栢

桑磊栢(Paul SanGregory)的作品曾多次在北美、歐洲、俄國、台灣、中國、南韓、日本、東南亞、澳洲、紐西蘭、南非等地區發表,而且多次在美國NPR附屬廣播電台與在臺灣、香港、日本、紐西蘭、歐洲電台、電視、網路被廣播探討過。他的音樂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而且他受邀委託創作與編曲,計有:對位室內樂團,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薪傳打擊樂團、The East Asian Music Festival、現代獨奏家室內樂團、Melothesia巴洛克室內樂團、伯牙三重奏、台東愛樂協會、台南室內合唱團、高雄室內合唱團、巴洛克獨奏家樂團,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以及多所在美國與台灣的大學與演奏著。他的作品收錄於美國Capstone Records、Leyerle Publications、Lumiere Records、Novana Records、台灣作曲家協會、響享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巴洛克獨奏家樂團、高雄市古代音樂協會所錄製出版之CD中。在美期間桑先生曾任教於University of Toledo及University of Indianapolis;現定居高雄市,多年來任教於高雄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屏東大學,教授作曲、樂理、指導與指揮現代室內樂團,目前專任於高雄師範大學;除此,擔任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與台灣作曲家協會的理監事。

顯示完整資訊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對位室內樂團

立案日期

1997/12/04

負責人

李章鑠

團體簡介

「對位」二字在古典音樂中為一首樂曲中數條旋律線或不同旋律的音符之間,對應、交織而成和諧動人的音樂。

對位室內樂團的特色,不僅完全契合「對位」二字,亦呈現在兩個不同的面向上:一是精緻室內樂音樂會系列,演奏國人作品;另一面向則是在音樂會中融合多元的素材與領域,呈現多面向、專業精緻的藝術演出,兼顧音樂質感與豐富度,以對音樂的熱情,透過器樂與人聲的組合,豐富音樂色彩、多樣性。

近年樂團規劃了精緻室內樂、國際大師邀演、當代音樂、音樂推廣等四大方向。既保有古典音樂的細膩與專業,又使古典音樂更貼近人心。而「演奏國人的作品,用自己的語言唱自己的歌」,亦是對位創團宗旨之一。自團隊成立以來,除演出西方作曲家的作品外,也演奏多位國人作曲家盧炎、馬水龍、賴德和、潘皇龍、楊聰賢、連憲升、李子聲、石青如、李元貞、陳玠如、周久渝、楊祖垚、林佳瑩、馬定一、邱浩源、應廣儀、陳宜貞、高愷怡、趙菁文……等人的創作,透過多樣元素的結合,使聽眾在聆聽西方音樂時,也能認識國人的優秀作品,致力將國人的音樂推至國際舞台。

樂團集合多位學成歸國、熱愛音樂的音樂家們,不斷推廣精緻室內樂,深耕南臺灣的音樂環境,進而推廣音樂教育,並將演出的足跡拓展至全台各地。樂團自2008年起連續獲選「高雄市傑出演藝團隊」,自2015年連續獲選「文化部分級獎助團隊」;目前為國藝會「演藝團隊分級獎助專案」補助團隊,屢屢獲邀參與「高雄春天藝術節」演出,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05-106年音樂人才培育-大師門徒與夥伴」計畫甄選,肯定團隊推廣國人作品及精緻音樂活動不遺餘力。

2012年以室內樂歌劇的形式演出國人作曲家李子聲創作的《江文也與兩位夫人》,獲2013台新藝術獎提名、於台南藝術季「臺灣精湛」演出,並獲日本Mostly古典音樂雜誌「海外音樂情報」專文報導。2012受邀參與台積心築藝術季演出,2010-2018連續九年受邀高雄春天藝術節演出,並至台北國家音樂廳巡演,2015年開始,更至海外於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海、蘇州及中山巡演,並於2017年六月受邀前往歐洲奧勒松音樂藝術節演出,2018年邀請奧勒松交響樂團指揮Lars-Thomas Holm來台攜手演出《冰與火之聲》,帶來挪威作曲家的作品,團員與外國音樂家交流、討論,互相提升音樂的精煉度及聲音的美感。2019-2021連續三年受邀參與衛武營【音樂廳精選】動畫音樂會、以及瘋迷24小時系列-2022【瘋迷24舒伯特】、2023【瘋迷24莫札特】演出。樂團錄製專輯包括《音樂藏寶盒》、《唱歌吧! Hiya O Haiyan!Sing! 》。

2021-2022因應疫情推出《對位線上音樂廳》系列,及2023年建立podcast頻道與上架節目,為身處世界各地的聽眾提供零時差的音樂饗宴。

近年重要活動:

1.與國際交流接軌

樂團歷年邀請國內外如北歐、中歐、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優秀音樂家來台合作,2020年、2021年邀請獲伊莉莎白大賽首獎的音樂家胡乃元、2022年邀請韓裔EMI簽約藝術家Sung-Won Yang、2023年邀請獲2018巴爾托克世界比賽獎項的匈牙利小提琴家Agnes Langer,另外也曾邀請德國女高音Anna Virovlansky、Pforzheim室內樂團首席-奧地利低音提琴家Hans Kunstovny、挪威奧勒松交響樂團指揮Lars-Thomas Holm與對位合作演出,並曾受邀前往歐洲奧勒松音樂節巡演,透過國內外合作提升團裡的國際觀,與之接軌,並與不同國家的演出者切磋揉合各地音樂特性與演奏風格,激盪出音樂火花。

2.對位當代系列

當代系列音樂會為演出國際當代的作品,包含西方當代作品與國人委託創作及作品,目前當代系列演出已連續舉辦六年,包含2023年《聽‧宇》、2022年《聽‧聲–彩虹的聲音們》、2021年《聽‧韻-在月光下》、2020年《聽‧曲》、2019年《聽‧蟬》、2018年《聽‧律》,發表了近40首當代作品。並在2023年首次舉辦青年作曲家作品徵選,以小型室內樂編制作為徵選內容,挖掘青年作曲家並提供作品發表平台,達到當代音樂的推廣及經驗傳承。

3.衛武營『音樂廳精選』動畫音樂會、『瘋迷』系列

近年受邀參加衛武營《瘋迷24小時》系列,包括2022年【瘋迷24舒伯特】、2023年【瘋迷24莫札特】。2019-2021年連續三年受邀參與衛武營【音樂廳精選】動畫音樂會,並與英國指揮Stuart Hancock合作演出。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