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

楊季涓

  • 即墨|楊季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即墨|楊季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即墨|楊季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即墨|楊季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1. 《即墨》

精裝書籍,10 x 16 cm,294頁,2015

書籍內容包含了奶奶對於過去的回憶片段,還有我親自前往山東省的青島以及即墨尋找舊址的遊記內容,書中更包含了奶奶以前的照片、我在旅程中拍攝的照片以及19世紀初古城的資料照片,以文字及圖片互相穿插的方式,構築出老故事的樣貌以及在重新見過作品的過程中所新發展出的故事。

2. 《小故事》聲音檔案,全長19分38秒,2015

分為「引言」、「回憶」以及 「集體記憶」 三個部分,在作品呈現的分配上將以「引言」作為進入作品的第一個可聽見聲音,內容則是奶奶簡單的自我介紹;「回憶」以及「集體記憶」則會散佈在 作品區域中,彷彿在空氣中都是細碎的呢喃聲,在分別說著幾段故事。

3. 《遊記》36張正片連續播放,2015

在即墨尋找老房的旅程,我使用正片拍攝許多街景照片,作為資料使用,一方面也是《即墨》這個作品計劃的路線圖解。

4. 《來自即墨與台北》土、植物, 約10 x 10 cm,2015

在即墨找到奶奶老家舊址後,決定帶一袋奶奶老家的土回到台北。之後我便開始思考這包土的意義是 什麼,經過一番思索,我決定將它做為小小的裝置,即為我會使用這一包來自即墨的土混合上我自家後院的泥土,經過一段時間的靜置,讓他自然生出環境中的雜草,做為暗喻奶奶那一輩的時代動盪,家鄉與家還有落地生根的一段故事。

5. 《古城》石材,5 x 12 x 15 cm,2015

除了從即墨古城帶回一包土,我還撿了幾個老舊遭拆除的房子磚塊回到台北。在執行作品物件的期間,我一邊翻閱從即墨購回的《即墨古城照片檔案》一書,在書頁間一張張十九世紀初的照片還有文字裡,我注意到依照年代的推算,很多照片中的景象都比起奶奶的年齡來的有年代一些,譬如即墨古城的城牆,奶奶勢必就沒有見過。於是我特別從眾多老舊資料照片裡挑選一張十字大街上的牌坊照片,照片上所標注的年代為1940年,亦為奶奶大約十三歲的街景,並且用其中一塊從古城帶回的房子磚塊雕刻成這張照片中縮小版的牌坊。

6.《即將消失的》蜜蠟、硬脂酸、精油,25 x 25 x 50 cm,2015

在拜訪完即墨之後,心裡頭對於沒有見到奶奶的老家還是有點難忘懷,然而在尋找老房的過程中,甚至是拜訪北京的胡同路上,見到了許許多多有歷史感的老屋子,這仿佛填補我對於奶奶老家的想像。再回到台北後,我去細細解析在一路上所見到的老房子,對照心中對奶奶老家的遺憾,於是選用蜜蠟作為材料,雕塑出磚牆造型的物件。然而在這件雕塑的形象之外,更重要的是溶於蜜蠟中的精油香香味飄散於空間中,隨著時間以及氣流的消散,味道會漸漸揮發殆盡,唯有輕輕地刮除蠟質的雕塑表面才可以再嗅到深鎖在蜜蠟雕塑中的氣味,讓味道繼續散發在空氣中,而在這樣的循環裡,不論是氣味或是磚牆雕塑都會有消失的一天。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