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的聲音 聲音裝置創作計畫

吳燦政

  • 移動的聲音  聲音裝置創作計畫|吳燦政|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移動的聲音  聲音裝置創作計畫|吳燦政|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移動的聲音  聲音裝置創作計畫|吳燦政|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移動的聲音  聲音裝置創作計畫|吳燦政|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創作心得

「移動的聲音—聲音裝置創作計畫」以實驗及探索聲音與身體的脈動狀態,試著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著聲音聲響的可能性;在製作與發表的機會過程中,空間的選定及多變的聲響波幅密度是這幾件作品的在不同時期時間場所變換中最具挑戰及不確定性,進而衍伸出一種不準確、不穩定的聲響概念進行。

《Waterfall》兩件作品,一為實地製作收錄的水滴音軌聲並加以調變速率節奏,分佈方式依高低層雜序方式進行配置,而第二件方式聲軌改以正旋波製作單音滴答聲並且規則的分布在縱深清楚的高低層次的相位穿越中,聲響時間的並置與位移狀態產生另一向度的時間感。

《N+Syn》作品企圖探索著聲音與影像的穿越的可能性,鏡頭鏡位的選擇及聲響來源以著一種觸覺、機械的觸覺直接的產生方式造成某種錯亂與對位移位的聲音影像結構的破壞。

《W》作品衍生自Spider作品的結構變化,在台南古老的神農街展場裡,試著重新思考移動的身體感之方式及所面對的空間的歷史轉換與被忽略或錯失的體驗。

聲軌的取得製作以展場的現地板上的古老水管通道聲即時收音播放,另外的兩組音軌收音方式在收錄過程中,其一組刻意讓收音麥克風處於不斷移動而非定向置放,另一組則以低頻迴盪聲響及一種垂直方向感的碎裂聲響。

《移動的聲音X001》、《移動的聲音X002》兩件機械動力聲音裝置作品,在製作過程中極具考驗的技術處理,聲音軌上僅以「ㄨ」和 「ㄛ」兩種單音方式組合出聲音變幻聲響波動的變化搭配。

目前計畫中的幾件作品,似乎一直圍繞著思索著,我所製造的聲響,該如何讓原有的固有音場,產生不一樣的可能性及對話的方式出現,聲音藝術的可能性及造形藝術之間的實驗性思考,以著低限科技技術處理,讓聆聽的場域與生活面貌變得更加複雜,以一整個量的音場覆蓋層疊出蔓延的聲波,但又不是刻意以一種社會學式的脈絡,衍用語義性的對位思考;我像是拿起一顆石頭,丟向一面看似靜止的湖水,想著感受著,那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像是一段未知的旅程。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