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面2.0-民眾戲劇與亞際連帶-石岡媽媽-梨花心地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梨花心地》是由導演李秀珣,以人類學劇場的田野與身體連結的思維出發,和「石岡媽媽劇團」的成員,共同探索庶民劇場的在地精神,以長久以來,客家女性在農村社會中,母親與勞動的視野出發,從2005年開始,便以《梨花》劇名在各地巡迴演出;降至2017年以來,經由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戲劇梁培琳教授帶領學生,投入石岡鄉間,將女性身體/勞動與年齡的元素,以「益身美學」為長期互動的內涵,導引相關身體在女性藝術的印痕,作為參與本劇演出的協同戲劇顧問。
李秀珣導演發揮民眾劇場的精神,不僅開展媽媽們深耕社區與自我成長的歷程,同時與「差事劇團」融入石岡,成為石岡媽媽的一份子。《梨花心地》劇本由全體團員共同編寫,再經藝術總監鍾喬編導,從劇場性與女性勞動經驗出發,予以修整改編。從寫實生活面貌切入,嘗試結合其他劇場元素,以挑戰在肢體、語言表達能力的可能性的實驗性作品。
《梨花心地》是庶民劇場演員以長期身體性訓練,完成的作品,連結「差事劇團」一直以來主張的結合「民眾性」與「美學性」雙重元素的演出,並非一般想像的以社區議題出發的社區劇場的樣貌,而是有其本身劇場美學性與身體性的民眾戲劇作品。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 2007 IDEA「國際戲劇與教育聯盟」-石岡媽媽劇團「梨花」演出及國際交流計畫(2007)
- 【《梨花》2004短篇傑作藝術節】邀演計劃(2004)
延伸閱讀
- YouTube | TW 2021:梨花心地-石岡媽媽劇團演出
- YouTube | 地震劫後餘生 石岡媽媽劇團訴說20年蛻變【客家新聞20210411】
- 國藝會線上誌 | 客家梨花綻放心地:回首石岡媽媽劇團20年
-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梨花心地
- KKBOX | 聊表演就來 評論二台 EP.11 這一群媽媽到底在做什麼?——石岡媽媽二十週年《梨花心地》(郭亮廷+紀慧玲)
- 關鍵評論 | 921大地震劫後餘生:石岡媽媽劇團《梨花心地》,訴說20年歲月若長河的旅程
- 關鍵評論 | 戲劇能改造社會嗎?從石岡媽媽劇團20周年演出《梨花心地》談起
- 苦勞網 | 《梨花心地》:921,女性和療癒的祝願
- 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 石岡媽媽劇團<梨花心地> 斷面2.0民眾戲劇與亞際連帶
- 文化快遞 | 斷面2.0-民眾戲劇-石岡媽媽劇團<梨花心地>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差事劇團
立案日期
1997/12/15
負責人
鍾政瑩
團體簡介
「差事劇團」1996年成立以來,運用民眾戲劇(People's Theatre)的訓練方法暨理論系統,針對現實的思考出發,融合在地的歷史與生活經驗,在現代劇場中探索表演美學。除了常規年度性的演出外,並且透過經常性的社區/教育劇場工作坊,與學校、社區和弱勢團體間共同發展戲劇環境。
可以說,在冷戰/戒嚴的體制性延伸下,開啟了第三世界的身體行動劇場,直到多年後的今天,仍在這樣的脈絡下,以探索前行的霧之旅程,摸索著全然轉換了場景與角色的亞洲第三世界民眾戲劇……。
重要活動
- 2020年 從戲中壁到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台北、台南演出)
- 2020年 戲中壁
- 2019年 隱形城市—三城計—台日韓東亞劇場交流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