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花

黃文鈴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黃文鈴《紫陽花》創作簡介

《紫陽花》是描述亂世間兩個家庭的友誼。戰亂裡小人物的生命如螻蟻,但因著彼此跨文化、種族、語言的友誼,讓他們得以度過難關。

這部小說分成三部分:離鄉、亂世上海、再見柏林。

一九三零至一九四零年代,約一萬八千多名猶太人,因為納粹的追殺被迫逃到上海。當時上海是全世界唯一不需任何文件就能進入的地方。而早在三零年代末,各國就已表態不願接收猶太人移民。由於這兩個原因,儘管當時中國仍與日本抗戰、上海也因日本轟炸處處斷垣殘壁,許多猶太人為了保命仍買了船票,來到遙遠的東方。

小說的主人翁之一,是世代住在德國柏林的赫希一家,原本由大哥赫伯特、二哥阿弗雷德共同經營世傳的古董古書店,但1938年11月發生「水晶之夜」,德國各地由猶太人經營的店鋪、猶太會堂被大規模破壞、焚燒,阿弗雷德被納粹抓走,和其他猶太人被送到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家屬接到通知,只要交出即將移民外國的證明,就能放人。阿弗雷德的妻子緹亞因此買了到上海的船票。

原本應是一家六口一同前往,但出發前夕,納粹威脅赫希一家得交出才七個月大的雙胞胎男孩。阿弗雷德將兩個寶寶託付給要好的德國鄰居朵琳夫婦,發誓會回來與孩子重逢。

小說的一開始,由西蒙整理爺爺遺物,找到一份擔保信開始,他起了疑心,想找出為何爺爺始終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原因。小說花了很多篇幅在回答這個問題,但最後沒有說破,反倒安排西蒙去了台灣,他也想解開自己從何而來的謎題。自己中德混血的身世,兩大家族的歷史,他得靠自己去找出答案、梳理這一切過往,下自己的註解。

這部小說著重於亂世中,小人物的命運隨之波及,但即使在艱困的時代,依然可以見到人性的良善面。我在撰寫此作品時,閱讀了許多逃難到上海的德奧難民寫的回憶錄與自傳,他們陳述了很類似的情景:在當時的上海,沒有反猶主義,沒有對猶太人的仇恨,中國人雖然因為語言不通,與猶太難民幾無來往,但我還是讀到、看到某些難民與當地人成為朋友的例子,進而幫助他們生存、做生意等等。

我也想藉這部作品傳達,即使日子很困難,只要一個人對這個社會、對身邊的人做出一點點改變、就可能是很大的幫助。

小說裡橫跨三個國家、從20年代一直到2023年,走過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二次世界大戰、國共內戰、白色恐怖,最後經歷新冠肺炎的世紀瘟疫。

這部作品藉著這些歷史事件,呈現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會如何遭到波及,甚至命運遭到扭轉,藉此警示戰爭時期人命如螻蟻,進而呼籲對和平時代的珍惜。

顯示完整資訊
內容摘錄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中文姓名

黃文鈴

英文姓名

Wenling Huang

作品紀錄
  • 2022/08

    誰是外來者

  • 2021/04

    《台北村落之聲》巡迴的熱湯巴士、暖心的募集冬衣、送餐的難民餐廳:疫情的酷寒當前,柏林為街友送暖的公民行動

  • 2021/04

    《關鍵評論網》穿梭柏林大街小巷,瘋狂足球迷每晚開著「街友巴士」在寒冬送暖

  • 2020/10

    《新活水》柏林.小河內:東西德與南北越的命運交叉點

  • 2020/05

    《報導者》:柏林鄰里的創意紓困:兌換券、關心包裹和露天電影院

  • 2020/03

    《報導者》:COVID-19防疫晚起步的德國,民間如何以公民力量相挺、共度難關?

  • 2019/01

    《端傳媒》:難民青年想做個德國大學生,容易嗎?

  • 2018/11

    《NPOst》:做「城市的主人」:慕尼黑市民抗爭 3 年募 7000 萬翻新老屋,給難民一個家

  • 2018/09

    《報導者》:一張遺失的身分證明,少年難民被拒絕的未來

得獎紀錄
  • 2021/12

    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得主

  • 2021/12

    第十一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創作補助

  • 2021/09

    2021柏林政府非德語文學研究補助得主

  • 2019/01

    德國Robert Bosch Stiftung "Crossing Borders"創作計畫得主

  • 2019/01

    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計畫 「德國移民。越南船民。在台難民三部曲 」

  • 2018/01

    中華經濟研究院「歐洲創新經濟與公民社會研習補助計畫」得主

  • 2014/01

    客委會「築夢計畫」得主

  • 2012/01

    第二屆雲豹新聞獎「新聞專題類」、「即時新聞類」雙入圍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2/09
    ~
    2022/10

    《誰是外來者》新書分享會共八場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