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電聲」音樂介面開發

  • 「生物電聲」音樂介面開發|聲化感官實驗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生物電聲」音樂介面開發|聲化感官實驗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生物電聲」音樂介面開發|聲化感官實驗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生物電聲」音樂介面開發|聲化感官實驗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生物電聲」音樂介面開發|聲化感官實驗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生物電聲」音樂介面開發|聲化感官實驗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生物電聲」音樂介面開發|聲化感官實驗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生物電聲」音樂介面開發|聲化感官實驗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生物電聲」音樂介面開發|聲化感官實驗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計畫探索生理感測技術在音樂表達中的應用,開發將生物訊號(如肌電、呼吸與脈搏)轉化為音樂語言的原型介面。觀眾可透過這些互動裝置,將生理感測數據轉化為聲音,從而揭示隱藏於身體韻律中的模式與特質。

對生理回饋的解讀並非靜態結論,而是一個隨個人選擇與觀點持續協商的動態過程。音樂作為數據轉譯的媒介,因其能喚起情感共鳴的能力,在生理量測與個人體感間構築了一個開放且包容的感知框架,使抽象數據與感性經驗相連。

「生物電聲」作為一個實驗性平台,結合共融設計理念,探索不同身體條件下的音樂表達可能性。此計畫試圖回應數據主導的健康敘事,並提出主觀經驗在數據解讀中的重要性,邀請人們思考身體、科技與音樂在健康照護及日常生活中的潛在角色與價值。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聲化感官實驗室

立案日期

2023/02/23

負責人

陳旻靖

團體簡介

「聲化感官實驗室」是由融聲創意運營的非營利團體,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駐有實體展示空間。我們專注於聲響化和聲音介入,透過圍繞著聲音、科技與群眾的實踐,讓參與及表達音樂的過程更加共融與多元。

受許多聲音藝術先驅啟發,團隊整合了數位與類比創作手法,探索人與環境之間的複雜關係,創造有機且身歷其境的感官體驗。我們也在表演、實驗聲景、互動裝置、共創活動、國際交流與教育推廣等不同方面深耕,期望能鼓勵更多人踏入聲響創作領域。

近年我們積極舉辦跨領域活動,拓展聲音藝術與公共參與的多元可能。在《地方創造音樂》活動中,參與者透過騎乘聲響單車與互動應用程式,將城市聲音與地理資訊轉換為獨特音景;在樂齡聲音感知與音樂表達活動中,長者與社區居民運用互動裝置及簡易電路,共同創作聲音敘事,促進跨世代交流;此外,我們在多所學校開設有聲繪本創作課程,指導學生利用錄音與繪畫捕捉日常聲響,並在社區工作坊中結合聲音與插畫製作互動社區聲音地圖,為科技、藝術與文化交流搭建平台。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