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Sra裡面的護照》散文集創作計畫
法撒克那墨禾
《藏在Sra裡面的護照》是一部透過九個章節的散文創作,探討原住民在全球化浪潮下的多元文化碰撞與自我定位的旅程。這部作品以敘述風格,呈現了原住民在異國、異鄉中的生存挑戰,並從訪談中截取原住民移民的真實聲音,描繪他們的喜悅與失落。在每一段充滿文化衝擊的經歷中,展現出原住民移民者的堅持與樂觀,並進一步勾勒出他們對未來的藍圖與追求。作品透過散文的筆觸,記錄了這些移民在各地生活中所面臨的困難與希望,並探討了個體身份與文化根源的複雜關係。
全文的創作核心在於試圖打破對原住民的狹隘定義。身為臺灣原住民的移民者,不僅僅是地方民族的一員,他們更屬於廣泛的南島語系民族,與全球多元文化有著深層聯繫。散文透過這種宏觀的視角,強調了原住民在全球文明中的位置,讓讀者重新思考原住民在世界格局中的角色與意涵。此外,作者也試圖從移民者的經歷出發,剖析在全球化語境下原住民的自我認同如何因不同的地域、文化而改變,並以異鄉的生活經歷豐富對自身身份的理解。《藏在Sra裡面的護照》不僅是原住民移民者的故事,更期望成為外界了解當代原住民的一扇窗。透過描述這些移民故事,文中希望能成為一種媒介,讓臺灣社會與世界更廣泛地認識當代原住民的真實面貌。透過這個窗口,讀者有機會見證到原住民在不同文化中所展現的包容力與適應力,以及他們對於新生活的探索與投入。作品期待能夠跨越地域的限制,帶來更宏觀的視角,為全球化下的文化理解搭起橋樑。
法撒克那墨禾
Prince yi
Fasa Namoh
-
2019/12
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歷史小組,《2018-2019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調查成果報告與建碑政策建議書》
-
2018/10
〈原住民族重大歷史碑文現況與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對話〉,收於《原住民族文獻37期》(pp. 21-27)。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ISBN:978-986-05-8169-0)
-
2018/10
〈從原青的人類學視角看四處原住民族歷史碑文調查紀實〉,收於《原住民族文獻37期》,(pp. 52-58)。臺北:原住民族委員 會。(ISBN:978-986-05-8169-0)
-
2015/07
〈從臺灣到南非的跨國Pangcah: 家、教會、族群認同、適應和發展〉。《臺灣人類學刊》13:131-169。(TSSCI)。
-
2013/07
《跨國Pangcah從台灣到南非:家、教會、族群認同、適應與發展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2022/09
2022年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專門人才考博士深造教育獎金
-
2018/01
2018 考取106年教育部公費留學考獎學金,錄取原住民族文化學門
-
2016/10
2016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學生組佳作獎
-
2016/09
2016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專門人才--學術專門著作特優獎
-
2015/10
2015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國際事務人才培訓初、進階班認證
-
2015/05
2015 雲門舞集第11屆流浪者計畫文學美術建築類獎助
-
2014/12
2014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第一屆台灣研究碩士論文獎。題目:跨國Pangcah從台灣到南非:家、教會、族群認同、適應與發展。指導教授:黃倩玉
-
2014/10
2014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專門人才取得碩士學位獎金
-
2015/12
向櫻花說再見,流浪者的故事,流浪者計畫官網。網路資源,http://site.cloudgate.org.tw/wanderer/2015_story09.html。
-
2015/11~2015/12
繪畫人生—檳榔與你的人生故事。PeoPo新聞網。網路資源,https://www.peopo.org/news/296445,12月31日。
-
2015/10
文質檳檳---「再」「見」檳榔。PeoPo新聞網。網路資源,https://www.peopo.org/news/285687,8月31日。與Kawlo Pongal合著。
-
2015/10
再建檳榔的文化空間-必須說的秘密。PeoPo新聞網。 網路資源, https://www.peopo.org/news/290391,11月3日
-
2015/10
透過戲劇,認識自身檳榔文化。PeoPo新聞網。網路資源, https://www.peopo.org/news/296387,12月31日。
-
2015/07
文質檳檳-「再」「見」檳榔。刊於新公衛報報-菸檳防制特刊。6月刊6-7
-
2011/01~2011/05
帶領花蓮但以理打擊樂團參與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樂團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