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嚐劇場《小雨滴》參演布拉格藝穗節
本次計畫共演出三場,為布拉格藝穗節(Prague Fringe Festival)總計約40檔節目之一。演出集中於傍晚至午夜,分散於六個不同場館進行,主辦單位依照演出規模和技術需求安排演出地點。場館間皆是步行可抵達的距離,集中於布拉格小城區(Malá Strana),小城區以充滿故事性的特色街道、教堂、花園聞名,鄰近布拉格城堡區和查理大橋。
導演洪信惠於2025年5月27日參與藝穗節媒體見面會(Press Event),親自介紹《小雨滴》的作品特色,現場共有三家媒體出席,分別為《Binge Fringe》、《Broadway Baby》、《Theatre, Art and Film Reviews》;正式演出期間也安排了評論人前來觀賞,評論文章摘錄於後方(延伸閱讀)。
嚐劇場團隊5月28日首次進館,演出地點布拉格小城市政廳(Malostranská beseda)是一個包含展演、酒吧、餐廳的空間,此處也是每晚藝穗節團隊於演出後閒聊小酌的地點。因時間安排緊湊,僅有四小時工作時間,需同步完成裝台、燈光道具定位、演員走位、試音與總彩排,同時也要在時間內拆台與安排器材道具的暫存。《小雨滴》歷經2023年台北首演、2024年愛丁堡藝穗節21場演出與2025年屏東菸葉廠限定版本,加上行前充分準備(如詳列器材清單與道具包裝方式),讓團隊得以在高效率地完成每一次的撤場,最終場亦順利於演後快速完成打包。
5月29日至31日三場正式演出皆順利完成,遇到許多居住在布拉格的台灣人購票支持,駐捷克代表處文化組亦派代表觀賞首演場。
布拉格藝穗節的氣氛輕鬆友善,觀眾普遍抱持開放、從容、隨遇而安的心情欣賞作品,與愛丁堡藝穗節各團隊和觀眾相對積極、快速、主動的節奏略有不同。在此獲得了十分不同於以往的養分和視角,為團隊在創作方面開啟更寬廣的思考方向。
嚐劇場
2018/07/20
洪信惠
創立於2018年,名稱取自嘗試與胃口大開之意,是個以原創故事為核心基礎、結合聲音實驗和集體共創的戲劇團隊。2020年起與擬音藝術家陳晏如合作,於創作中探索聲響多元性、立體性及具象化等複合展演形式,2024年更以作品《小雨滴》入選文化部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唯一一組戲劇類演出,並獲得愛丁堡藝術節雜誌 Edinburgh Festivals Magazine 四星好評:「宛如一場聽覺盛宴(“…an ASMR feast for the ears”)」。
團隊於原創故事中,融入豐富的當代議題、環境關懷與人文體察,結合「擬音(foley)造聲」、「無語言偶戲」、「物件」、「肢體」及「光影物件」等創作媒材,為每部作品打造現場獨特風格的多維感受,帶著親子觀眾悠遊想像與創意的迷人情境,體驗劇場獨一無二的感動。
除獨立展演外,嚐劇場亦多次與國內外場館單位進行演出及課程合作,如: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華藝節」、彰化兒藝節(同時主策劃並辦理員林聲音親子特展及工作坊)、臺中兒藝節、臺北兒藝節、華山親子表藝節、華文朗讀節、北美館「現代驅魔師」特展、臺灣文博會「群島共振」、國家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親子說故事」、勤美術館(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高雄春天藝術節、屏東縣政府等。
2025|
《Little Drops of Rain》Prague Fringe Festival
《小雨滴》屏東菸葉館非典型空間遊走式演出
《山間有座糖果屋》新加坡華藝節邀請演出
2024|
《雲豹的屋頂》華山科技藝術節(改編自遠流出版社王春子繪本)
《小雨滴》入選文化部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巡演21場
《小東與時間》入選臺北兒童藝術節—兒童劇場演出前期展演計畫
彰化兒童藝術節「員林在地聲響特展」、《小雨滴》巡演
引光點口述影像工坊「觸碰聲音的圖像」視障者工作坊
《古林肯比》臺中兒童藝術節巡演
2023|
《手》首演(臺中歌劇院音樂劇人才培育)
《小雨滴》首演(當年度華山親子表藝節入選作品)
《惡作劇Capriccio》臺中歌劇院新藝計畫(階段性呈現)
《抓住星星的野人阿爾迪》高雄春天藝術節—正港小劇場巡迴演出
2022|
《最近忙不忙》田調轉譯X微型展覽X獨角戲演出
《韓德爾先生,您好》國家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親子說故事」邀請創作演出
《隨性之聲》臺灣文博會「群島共振—環島運動場」邀請創作演出
《樹洞男孩》首演(2021年臺北兒童藝術節—兒童劇場演出前期展演入選作品)
《人機共體|無能為神?》北美館「現代驅魔師」特展—主題四創作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