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無忌憚」第四屆女性戲劇聯演計畫--演/研討會
戲盒劇團
女節於2008年初開始,針對台灣女性劇場的歷史脈絡與定義、以戲劇方法做為女性主義的實踐、酷兒理論在女性劇場裡的實踐、女性劇場創作者自身的實務與理論論述等4項議題,開始向各大專院校劇場與藝術、文學或文化研究等相關科系以及劇場團體、實務工作者陸續發出徵稿啟事,並順利徵得10多篇論文。其中,有相當比例來自學院,包括研究生(如發表人蘇培凱、陳紹元)和教師(如發表人王婉容、傅裕惠),他們以戲劇理論與文化研究理論,對特定的創作團體或創作者,建立脈絡、使用學術語言分析。另外,演/研討會徵稿期間,也不斷透過各種管道鼓勵女性創作者,整理自身的創作經驗,將創作之反思行諸文字,自我論述與對話,而促成長期耕耘劇場的李秀珣、何玟娟、孫華瑛、周曼農等人完成發表。又加上,女節兩天議程中,都有以劇場表演為形式的發表,即秦嘉嫄等人的《給我無花果》和英國Curious劇團帶領之當代表演,相較於一般學術研討會,女節演/研討會以多樣的論述語言和發言位置呈現,也貼近了劇場所特有的身體性格,這是女性/性別研究在完成徵稿之前,所未能預期的意外驚喜。
另外,兩天演/研討會均以專題演講開場,兩位講者均分享策展與製作人經驗,加上第二天下午的圓桌論壇,將英國即場藝術協會、瑪大蓮娜計畫和台灣女節作一並置、對照的機會。在台灣,過去曾有以藝術行政與管理學科相關之研討會、專題演講,或是近幾年之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行銷等導向討論。但台灣女節由獨立創作者集結,由製作團隊共同找資源、進行分配,往往沒有劇團與企業的支持,也保留小劇場的實驗性格,策展工作的難度不僅在於建立觀眾群,更必須拓展議題、連結(極少的)資源。這些經驗,經過兩場專題演講,最後在圓桌論壇聚焦,成為台灣近年少數以劇場之另翼經驗為本的對話記錄,也讓參與者與製作團隊一同看見女節的歷史脈絡與當前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