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種子通過身體發芽
羅智信
《番茄種子通過身體發芽》是羅智信受到「下水道」、「污水與污泥處理過程」、「不可見的路徑」、「黑暗與光明」、「生態與循環」等所啟發的藝術計畫。 作品標題啟發自一紀錄片,影片中主持人指出於污水處理廠回收污泥中的小綠苗,實際來自人們飲食所吃進、排出的番茄種子,通過消化道、下水道與污水處理系統後而於此落腳發芽。這個從「飲食、排泄、污水處理而後重新回到自然」的不可見路徑啟發了他的想像進程與創作靈感,進而發想一連串污泥雕塑、情境限定裝置、塗料與色彩研究。 「陰影與光、水土/表層之下的、清潔與污穢的並存」是羅智信持續關注的題目。下水道聚合、消融的意象——透過污水處理系統或是藝術家的手——廢棄、暗黑的物質被轉化、精煉、重生成為富含歷史與人類痕跡的容器物件,乘載著不可見的旅程途中的所見所聞,可能也隱喻至藝術家創造的過程中,無可名狀或晦暗難解的部分。
羅智信
Luo, Jr shin
-
2021/10
《無人區底有人在唱歌》
-
2021/09
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台北市立美術館
-
2020/10
像是顆濾心,物質穿越過你便成為你的一部份
-
2019/07
《不存在的蝸牛》
-
2018/10
《飼養箱》 @2018台中花博
-
2018/03
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
-
2017/10
等待中、開放中、消亡中
-
2017/10
Coconut Escape
-
2017/01
漂流城市(時代美術館)
-
2024/03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
-
2016/11
第四屆華宇青年獎入圍
-
2014/04
第十二屆台新藝術獎入圍
-
2012/12
2012 臺北美術獎 入選獎
-
2011
新北市創作新人獎 入選
-
2011
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新潮賞
-
2022/06~2023/10
小花計畫 2022 - Re:小花盛開的回音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2021/10~2022/01
「世界不隨人類生滅」,國立臺灣美術館
-
2021/09~2021/11
「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羅智信」,台北市立美術館
-
2021/03~2021/06
「利物浦雙年展」,利物浦
-
2020/10~2021/02
「台灣美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
2019/07~2020/09
「不存在的蝸牛」,谷公館,台北
-
2019/06~2020/10
「虛構的有機」,大清湖美術館,清州,南韓
-
2019/02~2019/04
「轉世花木蘭」,台灣書院,洛杉磯,美國
-
2018/02~2018/03
「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