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勞提岡&科隆樂團學會音樂會(Ronald Brautigam and The Cologne Academy)

藝之美有限公司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1970年代興起的考證運動,歷史考究演奏(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逐漸受到重視,而演奏莫札特時代作品的世界一流組合,便是科隆學會合奏團與布勞提岡合作的「莫札特全集計劃」。

以科隆為根據地,風格獨具的「科隆學會合奏團」,擅長以現代樂器與早期樂器演奏17至21世紀的曲目,並經帶與世界知名音樂家合作演出。科隆學會合奏團以忠於作曲家創作原意為宗旨,採用時代風格的樂團座位安排、原典譜集與時代樂器,務求精準呈現每首樂曲。

而布勞提岡為荷蘭最傑出的音樂家之一,以深刻的音樂性、高超的演奏技巧與廣泛的藝術品味著稱。除了現代樂器之外,布勞提岡亦以古鋼琴的演出馳名樂壇,曾合作過的古樂團體包括啟蒙時代管弦樂團、巴洛克古樂合奏團、十八世紀管弦樂團、弗萊堡巴洛克樂團、漢諾威樂團、哥本哈根合奏團、香榭麗舍管絃樂團等。

本次為了忠實重現莫札特時代的音樂風格,特地邀請布勞提岡與科隆學會合奏團演出其知名的「莫札特計劃」中的曲目,為莫札特年輕時期,充滿靈氣生動的作品,包括了G大調第十七號交響曲(K129)、A大調第十二號鋼琴協奏曲(K414)、G大調第十五號交響曲(K124)、降E大調第九號鋼琴協奏曲(K271),這場音樂會的兩首交響曲,完成於義大利之旅時期回到薩爾茲堡的空檔;兩首鋼琴協奏曲,分別寫於1777年與1782年,前者時屆莫札特極力尋求獨立自主的地位,後者完成之時,他已脫離父親與雇主的控制,希望以這個創作在維也納展開自給自足的演奏生涯,均充份表現出莫札特早期清新富有生機的作品特色。

古鋼琴(fortepiano)與現代鋼琴(pianoforte)不僅在音色、結構上具有明顯的差異,演奏技巧上也與羽管式的大鍵琴有相當大的不同,為了協助觀眾了解箇中奧秘,因此本次規劃了四個講座的系列活動,包括由文化大學黃少亭教授主持的「什麼是古鋼琴」、布勞提岡主講的「莫札特與他的時代的鋼琴」、科隆學會指揮亞歷山大威倫斯指導文化大學巴洛克樂團、以及科隆學會團員指導台大的合奏團,雖聽眾人數不若預期,但反應良好,與會者多表示對音樂會內容有更深刻的了解。

除此之外,本次演出的調律方式亦有別於常見的十二平均律,而採用A=430Hz的偏低調音,約1780年左右流行的調律方式「瓦洛帝」(Valotti),布勞提岡亦在講座上提出這忠於當時的樂器整備方式,認為如此才能最貼近當時演奏的聲音。

當晚音樂會入場人數未若預期,為558人,但音樂會結束後透過各種側面方式了解,參與者普遍對音樂會有極高評價,古樂在全世界風行已有數年,雖臺灣起步稍晚,但欣見觀眾對此種演奏方式的興趣,古樂不僅是懷舊風情,而是真正了解莫札特等人當時寫作的初衷,對於這種源頭演繹方式的了解,對觀賞者來說無非是跨越200多年的珍貴體驗,對演奏者來說,也是對自己長期在現代樂器上訓練的另一種刺激、另一種思辯,是以,發展、推廣古樂觀眾雖有一定程度的困難,但其存在價值卻是無庸置疑。

顯示完整資訊
演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