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的周邊-二十世紀科技與聲音藝術出版計劃

林其蔚

  • 聆聽的周邊-二十世紀科技與聲音藝術出版計劃|林其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林其蔚《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出版內容簡介

「聲音藝術」一詞在新世紀之交儼然成了準藝種,其相關展覽經年不斷,研究論述逐年增加,中心系所陸續成立,與此同時,「聲音藝術」的定義卻奇怪地懸置著,持續擺盪於過度廣義——所有非音樂的聲音創作都是聲音藝術,與過度狹義——只有聲音裝置是聲音藝術這兩者之間。前者等於懸置定義,後者卻有排擠其它聲音創作,走向藝種過度細化的危險。

「聲音藝術」定義的困難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其一是媒材的特殊性:聲音作為一個藝術對象,其文本可能採用任何媒材(樂團、劇團、錄音、錄影、廣播、裝置),因而要從單一媒材來定義有其困難;其二是定義者的位置問題,戰前的前衛藝術是由獨立文人與藝術家自行定義的,但是戰後的「聲音藝術」既沒有藝術運動,也沒有傳承譜系和藝術宣言,外緣的評論者無法定義「聲音藝術」,其實是至為正常的。嚴格地說,今天「聲音藝術」面臨的定義困難與聲音創作本身關係不大,我們反倒可以理解這些困難正是當代藝術建制擴張過速的症狀,也就是當代藝術建制在試圖將聽覺納入美學管理體系時所遭遇的問題,甚至我們可以說,「聲音藝術」一詞更多地反映出了藝術建制對於己身存在合法性的焦慮。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們與其先入為主地將「聲音藝術」當作一個新學門來加以定義,不如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過去一個世紀以來豐富多樣的聲音創作,嘗試深入理解這些聲音創作的生產過程與聽覺政治發展的時代脈絡,並與同時期視覺藝術的發展進行比對,也許可以由視聽之間的美學差異,重新發現聲音創作的特殊性,甚至有機會重新找到活化論述,讓聲音與論述重新對流的方法。

本書第一章「聲音創作」介紹20世紀各種聲音創作實踐,由世紀初的前衛噪音一直談到世紀末的科技舞曲,這其中包括了今天被歸類到媒體藝術、前衛文學、現代音樂、現代劇場、廣播藝術、造形藝術、觀念藝術、行動藝術、表演藝術、地下音樂、流行音樂等等不同門類中的聲音實驗,這些創作似乎各自有其方法論,不容易以單一研究方法涵蓋。本章除了介紹藝術運動的發展過程,還特別強調聲音創作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泛技術」(註1)層面,這並不是為了強調聲音創作應用了多少新科技,而是反過來將聲音創作本身當作一種廣義技術,從而脫離科學建制下的「技、藝分離」認知模式,逃離專業化藝種分類的陷阱,由泛技術的交織網絡中,找尋閱讀聲音創作的另類途徑。

第二章「聽覺現代性」從現代性的角度回顧近代西方聽覺發展,其中最關鍵的議題反倒不在於聽覺或聲音技術的發展,而是在於視覺中心主義的強勢發展。在視覺中心主義主體眼中,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在三度空間的點陣中占有一個獨立位置(經、緯、高),擁有一系列獨立屬性(如重量、顏色、尺吋),這一切屬性都可以量化,並且將之脫離原屬脈絡來檢視,這種觀察方式暗示了感官的分工、分化與純粹化,此即科學實驗室中誕生的「純粹視覺」,將此一原則推行到各個領域,便形成了以視覺為主體的現代科學文明。相對而言,「純粹聽覺」由於不若視覺一般易於量化紀錄,在管理上只被當作為視覺的輔助——然而在美學的發展上,「純粹聽覺」卻大受歡迎,以至於整個近代音樂建制,都架構在「純粹聽覺」的基礎上。新興布爾喬亞階層在追求個體自由,擺脫宗教與王權宰治的呼聲中創造了藝術而藝術的純粹美學,其感官政治核心在於去除文字、圖象、聲音的原屬脈絡,將事物當作一種純粹感官現象來體驗。由於這種人本主義的「純粹聽覺」、「純粹視覺」喪失了終極價值的信念,它只能倚賴自我改革的日新又新,倚賴不斷擴大知覺領域來維持其倫理上的合法性,「純粹知覺」的矛盾在於,它本身就是現代性的意識形態核心,而它所對抗的分工異化,恰恰好來自於它自己的存在基礎——高度分化的藝術建制。由此,我們可以理解所謂現代音樂的革命,正是古典音樂在20世紀面臨美學與倫理學上的矛盾時,音樂建制另生新枝的求生之道。

現代性文化內部最基進的自反力量,也被稱為前衛主義,前衛主義者想要重新彌補生活與藝術的鴻溝,彌補藝術內部過度分化的流蔽,他們以斷裂正常溝通模式為手段,提供一種解構現代性主體的策略,不過前衛運動本身就是現代性辯證邏輯的產物,它最終無法跳脫與藝術建制的合謀關係,先是在二戰前遭到前衛政治運動重傷,繼而又被戰後當代藝術建制所架空,脫離了前衛政治的前衛藝術變成了一種風格而失去了運動性。在前衛藝術建制化之後,藝術創新變得愈來愈困難,最終陷入了無新可創的窘境,反過來威脅了藝術建制的合法性,藝術建制不得不絞盡腦汁,想方設法來推進聽覺現代性的發展,「聲音藝術」遂在此一時代召喚下橫空出世,被藝術建制期待能夠同時處理菁英音樂與造型藝術面臨的發展窘境。如果我們不由藝術建制的主體位置來看這個問題,前衛主義解構聽覺主體,讓創作返回社會語境,返回身體與物質基礎的方法,也許可以提供一種「純粹聽覺」之外思考方式,也就是讓「純粹聽覺」與「因果聽覺」展開辯証,在聲音知覺與聲音生產之間另闢新路,此時我們就有必要引入前述的「泛技術」思維。

第三章「聲音機器」 從「泛技術」的角度,本章將人類的聲音技術發展歷程分作五個階段:
一、原始之聲(身體性的呼吼哭嘯)
二、聲音的聲符化(如語言)
三、語言的視符化(如圖像、符號、文字)
四、視符的機械化(如機器語言、算盤、樂譜、音樂盒、自動織布機、印刷、打字)
五、為聲音與聲符之電訊化(如留聲機、摩斯電碼、電風琴等狹義聲音機器)

並將這些技術依其生產脈絡中的功能統整為四大類 :

1.聲音通用技術
2.聲音傳輸
3.聲音紀錄
4.聲音合成

在這種「泛技術」觀點中,我們將人體、語言、文字、樂譜、建築、電報、電話、廣播、網路、自動樂器、錄音機、合成器等等,都一視同仁地當作「廣義聲音機器」來看待,這也意味著我們無需自囿於當代藝術建制規劃好的範圍,掉入科技藝術、媒體藝術、跨領域藝術與聲音藝術的窠臼,由視覺中心主義的世界觀來理解聽覺文化,而是進一步打亂現代性的學科分類,將被分化為不同部門的文化、宗教、政治、社會、歷史、科技與科學,還原為一個交相纏繞的,活生生的泛技術文化體。在此泛技術文化體中,「聽覺」不再自限於現代性知覺分工體系的子部門,「聲音」也不再是視覺帝國眼底下的被動工具,「廣義聲音機器」遂擴張為一種解除現存藝種界線的文化溯源方法,我們或有機會經由此一途徑全向度地理解聲音創作與人類文明史發展的深層關係。

 

註1:「泛技術」(la technologie générale) 除了包括科技的物理法則(即今日理工科之科學觀),也包括其對人、對社會的外延影響,包括技術整體操作流程的社會性建構,以及生產流程中技術對個體的建構,此為法國考古學家勒華.古朗(André Leroi-Gourhan)等人提出之觀念。

顯示完整資訊
封面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
  • 聲音藝術百年史(200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