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現代舞團2024委託創作計畫《午後 In the Afternoon》
平常生活在多重時間線上的我們,因為《午後》有了⼀個交會處,裡頭有各自對身體、對舞蹈、對生命在階段中關注的命題。想著如何持續找⽅法保持尋找的動力與好奇,想著如何前進。我們暖身,即興找可能,紀錄分享過程,再回頭看身體也閱讀書寫。身體凝視轉變為身體運動的過程中,試圖撐開⼀點空間和時間,讓每個動作都是⼀個新的起點與延展,也讓觀者能看見身體肌理下的脈絡與個⼈歷史。檢視舞蹈在身體留下的痕跡,有形的無形的,當中有抵抗、有需要克服的、有執著,當然也有美好與理想在裡頭。
這次《午後》的階段呈現,藉由聲音與身體的合作現場重新思考身體時間如何產生、經歷與記憶,也企圖改變身體被觀看的可能。過程裡,盡可能把排練與即興當中的發生,經過重置與轉化,讓舞蹈能被看見、接收與揭示。這個階段性的呈現,是⼀次練習,也是邀請,邀請觀者⼀起來看⾒身體與看見現場。
編舞家:林倢卉
台南人,現居義大利,從事表演、創作與教學
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隨後旅居紐約,2007-2014 與舞團 Leesaar The Company 合作演出。2019年以自由藝術家身份與奧地利Netzwerk AKS藝術平台密切合作,參與創作、演出、教學與創作顧問,同時也與Netzwerk AKS團隊推廣當代舞蹈的在地發展。近年也參與不同領域藝術家的展演計畫,包含視覺、服裝、新媒體等跨域合作,參與作品曾發表於各舞蹈節及文化交流的國際間,包含2024 威尼斯雙年展 Isaac Chong Wai 〈Falling Reversely〉,斯洛維尼亞當代美術館Andrea K. Schlehwein 〈light things + dark things〉,首爾ob/scene藝術節 Suhwa Kim 〈Metahands〉等。透過多年的舞蹈身體經驗,持續探索身體各種動態的樣貌與可能,也研究身體在跨領域合作中的身體表現、轉化及現場可能。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1989/10/27
古羅文君
臺南市傑出演藝團隊(2005-2006年)的稻草人現代舞蹈團,2023年再次獲選為「Taiwan Top演藝團隊」(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年度獎助專案),曾於2007年起連續榮獲「文化部扶植/演藝團隊分級獎助」專案肯定。藝術總監羅文瑾主導舞團開創性的創作與表演風格,製作總監及製作人古羅文君負責策劃創新思維的跨界演出製作。舞團積極開發當代舞蹈和其他藝術及劇場領域間相互合作的各種可能性,藉結合來自各地優秀的舞蹈及藝術工作者,突破既有的舞蹈編創、表演概念及製作模式,以觀察生活、表現人性、關懷生命、反觀人生、省思社會為題展現獨樹一格的演出風格。
2024年--舞團獲2024臺南藝術節策展人耿一偉邀約,成為2024臺南藝術節演出節目之一,藝術總監羅文瑾特別創作荒謬舞蹈劇場《有可能,但現在不行》作品。
2023年--舞團《牆‧台南》影片獲香港Cityline Digital Theatre邀請,與亞洲各精采影片一起參與「放眼亞洲 Eyes on Asia」|舞蹈電影展|Dance Film Festival,影片由香港導演黎宇文拍攝剪輯、舞團藝術總監羅文瑾編舞暨演出和文本原作、舞團製作人古羅文君編劇。
2022年舞團藝術總監羅文瑾所編創舞作《巢 HIDEOUT》,獲邀在加拿大卡加利所舉辦的【2022 WSD世界劇場設計展】的「SCENOFEST PERFORMANCES」中發表舞蹈影片版本。
2018年邀請客席編舞家周書毅擔任舞團2018-2019 年駐團藝術家,並於2019 年10 月於百年臺南公園實驗林木及彩虹舞台區首演發表獲臺南藝術節策展邀約節目之一,其現地創作編創之《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百日行走》(Body Map in the TainanPark -100 Days Strolling),2020年原地原班人馬重現演出,同年改編版本《公園散步的記憶序曲》應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之邀在其戶外劇場、衛武營都會公園演出。
2017年獲香港舞蹈團之邀參與《八樓平台XI—時空行旅記錄》活動,於香港上環文娛中心八樓呈現羅文瑾編舞及領銜演出之舞蹈哲學系列舞作《詭跡Dri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