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臺灣爵士樂暨客家音樂與流行音樂評論計畫

馮祥瑀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在「2017 臺灣爵士樂暨客家音樂與流行音樂評論計畫」評論計畫中,我(馮祥瑀)嘗試以古典音樂中音樂評論家的角色去看待爵士樂、客家音樂及流行音樂三者在台灣的演出。我特別聚焦於獨立樂團來執行上述的計畫,其目的在於我希望透過我的書寫來拓展國內對於流行音樂的嚴肅關注及寫作。在古典音樂的音樂評論寫作傳統中,作者通常是對音樂演奏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並且有能力對演奏、藝術市場及相關傳播世態進行批判性、哲學思考的音樂家或是作家。這樣的作者及其寫作的文本在音樂演奏、欣賞及創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計畫中,我引用音樂學者顏綠芬的著作內容來說明音樂評論在藝術自主性、批判性及社會性都具有相應的功能。音樂作家、批評家及評論家的角色在十九世紀歐洲嚴肅音樂的場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跨足於文學、音樂以及媒體之間的。其所寫作的具有文學性、批判性及趣味性,儘管在今的現代網路媒體社會中,也是必備的。

除此之外,我的音樂評論觀點也受到社會學、人類學及民族音樂學的學術觀點影響。我的觀察視角特別偏向流行音樂研究中的議題面向,例如場域論述、全球化及樂種傳播等當前主流的學術議題影響。我在我評論的理論視角中,強調以音樂觀察文化動態及社會現象的重要性,我將音樂表演視為是文化的一種表徵,並關注於表演者在作品中的表達與詮釋以及其文化、社會以及政治意涵。

而我以上述理論視角對台灣的獨立樂團進行批判性寫作的原因在於,我認為國內的音樂評論風氣太過聚焦於以歐洲嚴肅藝術音樂為寫作對象,缺乏對於其他對象的寫作。儘管目前某些媒體對流行音樂進行寫作,其多半不具批判力道與思考上的深度,再者,社群媒體的破碎化特性使得許多具有批判性的論述被拒絕於上述主流媒體之外。因此我認為國內的音樂作者,以及評論家有必要嘗試去以上述的立場進行流行音樂場域中的批判性寫作,並且聚焦於嚴肅的社會、政治議題與音樂展演之間的關聯性。另一方面,從專業客觀的角度去批判當前國內樂團的演出水準、創作的技術水準及趣味性,也有助於更多樂團去注意到自身的缺點,並且進一步對自己的創作進行更多反思。同時,我也希望透過我的寫作來引發社會大眾及讀者對於流行音樂的深入思考。我認為儘管流行音樂與嚴肅藝術音樂之間有很大的差異,這些音樂都值得我們去關注、思考。基於以上目的,我認為我的評論寫作必須試圖去做引發更多音樂評論的寫作風氣,並且我期待能有更多人以嚴肅的態度去觀察流行音樂發展,以及其對於我們生活上各種層面的影響及交互關係。

以這樣的立場及關切為出發點,我借用顏綠芬(2012: 18)對達德(Tadday 1997: 17-18)對於音樂評論寫作所提及的五個層次的翻譯,來區分我寫作的深度。其分別為「音樂消息」、「音樂報導」、「表述」、「評論」及「評價」等五個層次。在本年度的評論計畫中,我聚焦於「表述」及「評論」等兩個層次,而我在本次所發表的二十篇評論文章中,皆為三百字到三千字的一般性音樂評論,並無超過三千字以上的深度觀點文章。

顯示完整資訊
評論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