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華移民的自我追尋 《重走》劇本創作計畫
彭云緹
《重走》作品從緬甸移民到台灣的女學生出發,在面對無來由的疏離和強大自卑感而回朔到原生家庭,牽引出父親在挖玉石遇見山民,以及遭遇文革的母親被外婆帶著逃難的記憶,訴說因政治、經濟、教育因素移民至台灣的世代,歷經身份認同及文化洗禮的重組,進而現今形成台灣多元文化重要的一環。
一、從移民背後的世代故事,認知台灣文化並非壁壘分明
述說生活在邊界的雲緬族群移動故事,19世紀以來民族主義興起,他們因商、戰爭而被動移民,進而觸動這些邊界的模糊,透過作品使台灣成長的移民第二代了解祖籍故鄉的過往故事,並藉此反饋移民第一代長者,並提醒新一代的人,即使找尋自我的族群根源,也不必將自我的邊界劃出,反而是將自己生命記憶轉化為不一樣的形式延續。
二、尋求身份的認同意義
移民第二代歷經成長身份歧視與認同,卻也成為一股推力,推動移民比任何在地族群更渴望找尋「我是誰」的答案。本次創作藉此出發,在釐清族群移動脈絡,理解不同文化在宏遠的歷史下,即使帶有不同差異性,然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連結和共同生存之下的意念,這個意念是打破族群定義、單一身份認同的邊界。人的認同是什麼?是民族、地域、職業,亦或是不需要「認同」來為自己畫出一個想像的邊界。
三、單人表演的身體美學
創作《重走》為父親商幫玉石場線路及母親女性移動脈絡梳理整合後的完整作品,九年累積的作品實戰經驗,發展出自身獨有的作品美學,以自身經歷不同身體訓練(緬甸舞蹈、台灣舞蹈劇場、戲劇肢體訓練)、身體質感放入作品中,期許《重走》完成後,在未來展演中從中找尋父親生命故事中的克欽、商幫、玉石文化的身體意象。
彭云緹
云緹
Peng YunTi
-
2023/12
重返空間單人表演—莎拉肯恩4.48
-
2023/11
高雄愛樂交響樂+戲劇《誰是彼得誰是狼》
-
2022/10
兒童音樂劇—多多的半線時空記
-
2022/01
果陀劇場經典劇目《我們與小鎮》上海版
-
2021/04
狂想劇場×員林演藝廳「微型展演」彭艷婷+員林在地素人演讀劇《長春花》
-
2021/03
嘉義草草藝術節新移民議題劇場《廻遊記》
-
2020/11
鐵玫瑰藝術節藝術綠洲《高地來的男人》
-
2020/10
新嘉義座《我的緬甸名字》
-
2020/10
文化部短片輔導金《淂槳》
-
2018/02
第十四屆流浪者計畫
-
2015/04
文化部藝術新秀首次創作發表
-
2020/11
慢島劇團《高地來的男人》(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20/10
《我的緬甸名字》(solo編導演)
-
2020/07~2022/07
狂想劇場:尋蹤彰化|好好生活書店×彭艷婷
-
2018/11~2019/11
慢島劇團《雲裡的女人》(演出幕後紀實)
-
2017/04
人从众創作体《night Mother晚安母親》(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影像)
-
2016/12
《Who is Cathy Chang?》(編演solo作品演出影像)
-
2015/1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玻璃動物園》畢業製作演出影像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