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水林與南州在地藝術教育

蔡士瑋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計畫目的:
蔡水林(1932-2015)老師長期居住屏東南州鄉,他自行獨創的水泥磨石素材,雕塑出一件件榮獲大獎的作品,更以自製的冥紙紙漿壓模成紙藝作品,揚名西德第一屆國際紙藝術雙年展、巴西國際紙藝術展及日本東京美術大展等。蔡水林老師除了努力創作外,更長期推行社區美術教育工作,陪著社區的居民寫生,積極培養社區民眾藝術的涵養。蔡水林老師辭世後,子女們接手他的藝術教育精神及工作,在其故居成立了「水林藝術空間」。這個空間的功能和作用就在於承傳蔡老師的藝術教育理念和在地深耕的精神,所以在這樣的精神感召之下,希望能夠將水林藝術空間所做的事情記錄下來,並作為屏東南州在地藝術教育的見證與研究紀錄。

研究主題和對象:
研究主題是「蔡水林與南州在地藝術教育」預計從蔡老師自己的作品和教育理念出發,並由接續的水林藝術空間所展現的成果和發展紀錄來觀察和研究。

研究成果:
A. 影片訪談部分:
首先是蔡水林的介紹和他的部分影像紀錄,透過訪談和相關研究他的學者的訪問來建立他的藝術在地理念;接著是「水林藝術空間」正在做的在地教育的紀錄和蔡老師的學生及好友的訪談。

主要透過以屏東縣和南州地區及環境周邊的鄉村與城鎮曾經接受過蔡水林老師的指導所發展的藝術創作,彙整出來對蔡老師的在地藝術精神傳承和他創作品的展出和保存的情況。

B.論文部分:
計畫開始後,2017/10/20於屏東大學參加「2017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屏東南州水林藝術空間的經營與在地藝術推廣理念〉,後來此篇文章收錄於《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學術研討會:文化創意產業教育論文集》(屏東:屏東大學出版,2018/6),頁 36-43。

而蔡水林的藝術理念也多次在計劃時間內作為研討會論文發表,也以演講形式為題發表兩次。其中尤以對其學生謝德慶和李梅樹的比較為主發展的一方面是關於台灣美術史,另一方面是關於在地藝術與北部-菁英藝術的分別為主,為突顯蔡水林的貢獻而做的比較。

就影片部分來說,影像傳播不僅可以擴大接收群還可以發送到各個角落,對整個計畫的鼓勵作用不小。而論文研究部分能夠轉換成期刊或是專書,這有助於此計畫內容延續及出版,使得後續欲研究此主題之人可以參考。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資料選介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