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處方D_Antidote Production《非普通服務》創作計畫
莊博翔
《非普通服務》從身體與關係出發,展開一段超現實的旅程。身體被重新解構,動作被拆解、組裝、轉化,舞者在異時空裡重力失衡、關係改變、個體消失,回到原始的狀態,在服務與被操控服務之間不斷轉換,直到無法區分、無法抽離。
2023年最初以雙人舞形式誕生,從兩個身體之間最基本的連結出發,探索「服務」與「肉身」的關係。透過彼此支撐、穿戴與拆解,舞者在動作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短暫而不可逆的關係,如同生物共生般不斷變異。作品擴展為7人群舞,讓個體與群體之間服務的流動更加複雜。
普通與非普通
「普通」是規則,是習慣,是社會運作的默契;「非普通」則是裂縫,是偏移,是在秩序之外生成的例外。如何使身體在這兩者之間測量與試探,時而隱入伏流,時而突出成異物。每一次意料外的動作,都是對規則的挑戰,也是對現實的提問。可曾想過,什麼時候「普通」開始變質?又是何時,「非普通」成為新的常態?
服務的本質
服務既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結構。它發生在兩個或多個身體之間,產生支撐、依賴、交換與權力的流動。這裡的服務,是雙向的對等關係:沒有永遠的主動方與被動方,只有不斷互換的主體與載體。舞者的身體成為介面,將無形的服務過程具象化。觀眾見證服務如何在瞬間生成即消散、如何在群體中形塑新的秩序。
權力的對比
權力在身體之間流動,時而顯性,時而潛藏。服從與主導、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持續切換。舞者讓每一次接觸都成為一場無聲的引力。權力不是靜止的結構,而是隨著身體的移動而變形。身體在張力之中尋找新的秩序,也在不斷的對比裡顯露出結構的本質。
表演者的定位與角色
表演者在「服務者」與「被服務者」之間切換,個體與群體的界線模糊,每一個動作都在反饋他者的應力。這是一種深刻的身體探索、一種關係的重塑、一場關於身體如何在結構中重新定位自身的儀式。
莊博翔
Po-Hsiang,Chuang
-
2025/04
非普通服務
-
2024/04
Remainder
-
2024/01
㒩
-
2023/04
NON-ORDINARY SERVICES
-
2023/01
㒩怪-女版
-
2023/01
㒩
-
2022/10
消亡中的餘留者
-
2022/08
佇者
-
2021/11
花之子
-
2024/11
作品《Remainder》榮獲YOKOHAMA DANCE COLLECTION日本舞蹈大賽Masdanza獎。
-
2024/08
獲選為英國表演藝術媒體《The Stage》2024愛丁堡藝穗節5大新銳劇場創作者(The Fringe Five)
-
2023/10
作品《非普通服務》榮獲28th MASDANZA西班牙國際編舞大賽 銀牌獎
-
2023/06
作品《非普通服務》入選「16th 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第二階段呈現
-
2023/04
作品《消亡中的餘留者》獲選艋舺國際舞蹈節 2024國際交流單元
-
2022/08
作品 《佇者》 獲選「第十五屆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第二階段呈現
-
2021/12
舞躍雲端-全國影像舞創競賽 作品《Concrete Jungle》榮獲第二名
-
2021/11
舞躍大地創作比賽 作品《花之子》榮獲優選
-
2020/12
作品《㒩怪》 獲選世安文教基金會「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獎」
-
2020/06
作品《㒩怪》 獲選 第五屆「雲門創計畫」獎助
-
2024/12
作品《消亡中的餘留者》受邀參與FMK寮國國際舞蹈節
-
2024/11
作品《消亡中的餘留者》參與YOKOHAMA DANCE COLLECTION日本舞蹈大賽
-
2024/09
《NON-ORDINARY SERVICES》受邀參與新加坡SIDCF國際舞蹈節
-
2024/07~2024/08
作品《㒩》參與英國愛丁堡藝穗節 21場演出
-
2024/01
身體處方 創團首演《㒩》
-
2023/10
《NON-ORDINARY SERVICES》參與MASDANZA西班牙國際編舞大賽
-
2023/02~2023/04
作品《消亡中的餘留者》於艋舺國際舞蹈節擔任擔任製作人 \ 編舞者 (演出地點: 糖廍文化園區 A 倉 / 曉黑箱)
-
2022/11~2023/01
《㒩》階段性創作計畫-非公開 (發表地點:新北投71園區)
-
2022/11~2023/01
作品《㒩怪》階段性發表-4 (演出地點:雲門小劇場)
-
2022/10~2022/12
作品《消亡中的餘留者》嘉義新舞風巡演 (演出地點:台北華山烏梅劇院、嘉義民雄實驗劇場、台南台江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