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990年的台灣電影攝影師

唐明珠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中影前身農教公司於1949年在台中製片廠培養出台灣本土第一代攝影師林贊庭、賴成英、洪慶雲、林文錦等人,以及後進的林鴻鐘,他們在攝影工作中帶出一批攝影助理,如陳坤厚、張惠恭、 陳嘉謨、閻崇聖、孫材肅、張世軍、廖本榕、郭木盛、李屏賓、楊渭漢、張展、曾介圭等,爾後都成為獨當一面的攝影師。

台影繼祁和熙、鄭潔之後,有張瑞林、駱榮本等攝影師;中製廠繼張進德、陳繼光、蔣超之後,有呂恆義、范金玉、古廣源等攝影師。聯邦則由來自中影的攝影師華慧英帶出子弟兵周業興、邱耀湖、陳武雄等攝影師。除此之外,活躍於當時的攝影師還有自由接片的葉清標和賀用正,他們遊走於中影、台影以及其他民間電影公司,有其作品數量與成績。

粗略來說,上述幾位可稱為台灣本土培養的第二代電影攝影師,但如陳坤厚則介於第一代與第二代之間,暨師承第一代攝影師,也帶出幾位後進。這些攝影師有的拍攝過較少被提及的類型電影,有的則搭上台灣新電影的列車,成為輔佐新電影導演的要角,但都擁有自己的電影成績,也在業界佔有一席之地。

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把台灣推上國際影壇,但新電影光環多集中在導演身上,除少數如陳坤厚導演和李屏賓先生外,一般社會大眾對大部分的攝影師所知甚少。若以電影史的角度來看,這些活躍於1970年到1990年的攝影師,其從事電影攝影工作的歷程,迄今只散見各報章雜誌或網路報導,並無較有系統或更詳盡的文字記錄。

因此本計畫訪問了陳坤厚、陳武雄、邱耀湖、張惠恭、陳嘉謨、楊渭漢、廖本榕、郭木盛、李屏賓、張展等十位攝影師,記錄他們入行的機緣、工作經歷、當時攝影組人員編制與使用的器材等,並整理他們的作品年表與入圍或得獎紀錄。期望以此留下這十位攝影師當年的工作情形與其個人累積的電影作品,藉此描繪出那個年代的台灣電影攝影工作輪廓。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唐明珠

Name

Crystal Tang

作品紀錄
  • 2018/12

    《台中光影紀事:這些人那些事》(撰稿,臺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201 8)

  • 2017/10

    《台灣電影數位博物館》影片簡介與影人簡介(撰稿,電家電影中心,2017)

  • 2016/08

    《台語片60週年文物展特刊》(撰稿,電家電影中心,2016)

  • 2015/11

    《情迷鳳飛飛—春寒數位修復計劃特刊》 (撰稿,國家電影中心,2015)

  • 2013/12

    〈製片葉如芬—台灣電影的總舖師〉、〈剪接師廖慶松-台灣電影裡親切的身影〉(撰稿,電影欣賞,第156期,電影資料館,2013)

  • 2013/10

    《那時此刻—金馬五十特別紀念》 (撰寫上官靈鳳、王引、王冠雄、江青、汪萍、胡金銓、秦祥林、秦漢、崔福生、常楓、張佩成、張曾澤、陳秋霞、楊群、盧燕等影人,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策畫,2013)

  • 2012/12

    〈電影魔法師—專訪資深化妝師廖淑珍〉 (撰稿,電影欣賞,第153期,電影資料館,2012)

  • 2020/07

    《電影攝影機的故事—那些年,撐起台灣電影的35mm攝影機—台灣電影數位博物館線上展覽》(策展與撰稿)

  • 2021/12

    《光影燦爛如昔—聯邦與他們的電影—台灣電影數位博物館線上展覽》(策展與撰稿)

  • 2022/10

    《大俠胡金銓》紀錄片(企劃)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