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起風∙大航海 – 荷蘭人來台400年貿易陶瓷專書出版計畫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從此開啟世界歷史的大航海時代。臺灣位於東亞海上交通要衝,緊鄰太平洋,是歐洲人前往遠東必經之路。而地處臺灣東北部的宜蘭,是漢人開發較晚的地區,古稱後山;然而在大航海時代,歐洲人揚帆遠渡太平洋而來,蘭陽平原卻是台灣的前山。
20多年前,在宜蘭的淇武蘭,因得子口溪的高速公路工程開發,邱水金先生等考古人類學家,發現了400年前的考古遺址,出土了大量的平埔族噶瑪蘭人文物,其中,有一塊紅綠彩的漳州窯大盤破片。由於是宜蘭家鄉在地的考古出土陶瓷,讓我們對漳州窯產生極大的興趣,並開始進行研究與收藏。
另外,更讓人驚奇的是,漳州窯的裝飾圖紋,其器型裝飾圖紋,與傳統景德鎮的陶瓷體系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海洋文化暨回教伊斯蘭風格的影響。
我們(台灣碗盤有限公司)一直有一個小心願,希望藉由陶瓷碗盤,來敘述家鄉土地的故事。漳州窯可以說是我們博物館建構臺灣陶瓷歷史最重要的拼圖之一。
台灣碗盤有限公司
2012/01/06
簡楊同
台灣碗盤博物館自101年成立是全台灣獨一無二的民間碗盤主題博物館,創辦人多年研究收集台灣及世界各國碗盤、陶瓷及相關藝術品3萬多件,以「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的心情,公開展示,希望將所收集的碗盤藝術品與社會民眾分享。因為碗盤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物品,有著與人及時空環境息息相關的文化底蘊,也是長期形塑庶民生活文化及美學特色的重要媒介。博物館以生態、社區博物館思維來保存台灣傳統農村社會長期發展形成的民族文化和地區特色,將透過碗盤主題蒐藏、記錄、研究、推廣來成為研究碗盤與庶民美學藝術的重要中心與平台,透過實體空間場域展示結合飲食文化研究與活動,促進與在地社群連結,喚起常民集體記憶,為保有台灣在地文化特色與多樣面貌,盡一份心力。博物館長期經營以生活為本,並以文化創意活動與產品將碗盤所包含的生活與美學文化帶回到日常之中。透過館藏展示資源推動本館朝向專業博物館發展,並藉由館內典藏文物系統性展示介紹,與藏品比較研究,逐步建置台灣在地特色的民生用碗盤技術與生產發展脈絡。
- 社區碗盤與辦桌文化推廣:112年3月將台灣百年流行的「十二碗菜歌」,重現這十二碗菜的十二道傳統料理,並以歌仔戲「唸歌仔」方式出菜,說明十二道菜的菜色和作法,將辦桌文化、歌仔戲、傳統老碗盤創意的結合,辦理大海的滋味-辦桌體驗活動暨龜山島社區小旅行。
- 在地知識研究調查展示推廣:111年獲文化局補助辦理款款動人——「宜蘭款」的陶瓷碗盤故事,整理並建立「宜蘭款」的館藏品清單,計353件藏品。舉辦1場主題展,喚起宜蘭民眾的早期生活記憶、呈現宜蘭地區的人文歷史;推動「古早豐味,辦桌與飲食記憶行動方案」村民研究員計畫培育地方研究人才。
- 跨域合作推廣:110~111年4月受嚴重特色傳染性肺炎影響積極性藝文紓困計畫補助,辦理跨域文創產品開發、走秀與主題展,「穿越黑暗體驗台灣碗盤之美・迎向豐盛之旅」特展,展出古早味碗盤圖紋轉譯之服飾設計、布花、提袋、漁夫帽等開發設計產品與推動過程及走秀影片、辦理「台灣碗盤 X 原生時尚」設計師導覽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