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osion》音樂創作計劃

林煒傑

  • 《Erosion》音樂創作計劃|林煒傑|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Erosion》 樂曲解說與編制說明

《Erosion》樂曲編制為低音長笛、英國管、低音豎笛、薩克斯管、小號、長號、打擊、鋼琴、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

《Erosion》是一首要展現出聲音中微妙的振動與波動的作品。一個聲音象徵一個重力,經由地心引力的自然現象重落於一片寧靜的湖泊,藉由重力碰觸於湖面,此而產生不同大小之波動,作為樂曲元素的發展。一開始所有的聲音是混在一起的,但慢慢地經過時間的侵蝕,每個樂器開始展現出自己的特徵,彷彿讓每個表演者開始自由的呼吸,哼唱或祈禱。雖然這些元素聽起來是完全陌生的,不太容易立刻理解,但可以立即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是來自於內心最深處。

樂曲的中心點會出現在作品的最一段,當這些樂器的使用方法與技巧已被縮減到最基本的元素,在這些元素中,樂器幾乎消失在演奏者中,慢慢地把聲音中的振動與波動侷限在演奏者的身體內。

《Erosion》可以想像成一群海蝕柱,在海的侵蝕下只剩於精隨。《Erosion》的過程也是一種儀式,一種精神的淨化,來頌讚聲音中最小的振動到最複雜的躁音。

在創作過程中,本人(林煒傑)將會與ELISION團員合作,尋找專屬於每一位演奏者的獨特聲響。此曲不會專注於現代樂器技巧的探討或發展,而是希望可以更上一層樓,探討演奏者與樂器之間奇妙的關係,不只讓每一樣樂器突顯出自己的特色,也讓樂器在現代音樂中展現其所具有的人性化,希望聽眾可以透過此作品感受到演奏者在吹奏這些奇特聲音中最直接的感覺。

顯示完整資訊
曲譜首頁
成果追蹤
  • 首演紀錄|林煒傑作品《Erosion》,2019年5月31日於台北國家演奏廳首演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中文姓名

林煒傑

英文姓名

Wei-Chieh Lin

作品紀錄
  • 2018/07

    Grido

  • 2017/12

    OM

  • 2017/10

  • 2017/10

    暗影

  • 2017/05

    OM OM

  • 2017/04

    古墟

  • 2017/03

    Pyeheo

  • 2017/03

    mmhrrmm

  • 2016/11

    ENSO

得獎紀錄
  • 2012/12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101年度音樂創作競賽第三名

  • 2011/09

    荷蘭Gaudeamus Muziek 音樂節作曲佳作獎

  • 2011/08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建置音樂創作與行銷平台】鼓勵創作

  • 2011/01

    兩廳院樂典—國人音樂創作甄選室內樂獎

  • 2011/01

    兩廳院樂典—國人音樂創作甄選器樂獨奏獎

  • 2010/08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建置音樂創作與行銷平台】鼓勵創作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18/07

    《Grido》在克羅埃西雅國際Saxophone音樂節首演

  • 2017/12

    《OM》由Ensemble mdi 在義大利米蘭Auditorium Lattuada演出

  • 2017/12

    《暗影》由 Duo Novalis 在義大利Triste Prima音樂節演出

  • 2017/10

    《暗影》由吳明靜及潘怡儀在國家音樂廳演奏廳首演

  • 2017/10

    《吶》在1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中國家音樂廳演奏廳首演

  • 2017/05

    《OM OM》由Ensemble Aleph 在法國巴黎首演

  • 2017/04

    《古墟》在臺灣國際音樂節十方樂集中首演

  • 2017/04

    《Pyeheo》由TIMF Ensemble 在韓國Tongyeong音樂節首演

  • 2017/02

    《mmhrrmm》在奧地利 Impuls 音樂節首演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