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學藝

唐唐發

  • 市場學藝|唐唐發|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市場學藝|唐唐發|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市場學藝|唐唐發|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市場學藝|唐唐發|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市場學藝|唐唐發|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2014年的1月在台北士林區社子傳統市場中租一個約一坪的攤位(市場位於住家附近),打算進行一場不在藝術光環保護下的藝術與民眾的貼身接觸。攤上擺設各式魚、肉、蔬菜等等畫片,加上各種攤位上會出現的包裝用品,將其裝置成攤位的樣式,這些作品在進入市場之前已經多次在藝術空間展出過,現在將它們與真正的攤位放在一起,相較其差異調整作品樣貌,並且身歷其境探索民間文化內涵,及其對應出之外在形式的關聯性。

雖然攤販未受過美學訓練,但在商品的陳列上自有其心理和美感的考量,一般他們朝向將攤位整體氛圍佈置得熱鬧、豐盛以吸引民眾刺激買氣。對於商品的陳列擺設,則以民眾站立位置考量商品的美感再決定擺設角度。當擺攤第二天我從隔壁鮮魚攤發現其魚貨下方襯鮮綠色芋頭葉(每葉約5元),使魚看起來有更新鮮的視覺效果,我開始調整作品依攤上擺設商品(畫片)不同,底下鋪設以壓克力顏料畫在畫布上的襯底,色相依不同商品而變化;同在這一天將原本的10w的燈泡換成100w,這改變獲得周圍攤販讚賞,此舉改變了這一區原本的暗淡帶來些許熱鬧效果,這兩處小改變使作品的視覺張力更強。

做了些改變之後再對照周圍的攤位,自己的攤位仍然遜色,究其原因我的商品以平面繪畫呈現,與真正立體性的商品在空間、色澤層次上無法相較,這個原因促使我發展出混合平面繪畫和立體雕塑的蔬菜形式,果然這樣的改變讓我的攤位增色不少,不過面對許多不同題材如肉類,要以此形式呈現仍需克服技術上的問題。

擺攤總不能靜靜等待客人上門,需要招呼、吆喝,當然也知道大多會被以漠視對待,由於童年被迫沿街叫賣的恐懼陰影,招呼客人是我最擔心,雖然大學時代曾打工擺攤(以吆喝、表演的販賣形式),不過那層陰影還是需要克服,在請教鄰居攤販如何招呼顧客後,開始請民眾來「看菜」,因為沒有販賣行為所以用看的,當然多數民眾不會理我都快閃離開,但我發現她們會詢問周圍熟識的攤販,「他在賣什麼?」,這個發現讓我覺得我應該先讓周圍攤販更多了解,他們將會是這項擺攤行為最佳的解說員。當然也有少數主動詢問者,「你在賣什麼?」,我回答:我請大家看菜,用畫的菜。有人進一步問:如果要買,多少錢?此時我會告訴他們:我這攤用看的,喜歡魚、肉、蔬菜……請到隔壁攤位購買。曾經有2位民眾更進一步問我為何要這樣做?我則開始告訴他們我的理念,我希望能以另一種超脫買賣的行為,以一種欣賞的態度來看待,而且不僅是看我的攤子,是要欣賞所有攤位,從中探尋擺攤的智慧,再擴大欣賞周遭生活中的豐富多彩各式人文意象風景,探詢其內涵。雖然一開始詢問者極少,但隨著擺攤時間拉長勇於接近者越來越多,我相信時間和解說方式會是能否將理念傳達於民眾的重要因素。

第一次的擺攤行動對我而言可算是收穫滿滿,第一,發現形式表現上張力的不足,這個發現促使我將平面繪畫和立體雕塑結合,並且融合了更多樣的表現方式於一件作品中,包含繪畫、雕塑、裝置和行為成為一種複合表現方式。第二,思索如何用民眾清楚的語言,傳達我的藝術理念給民眾,甚至能影響到他們的生活。第三,解決了創作發表時間和空間受限的問題,使我的自主性更高。第四,克服擺攤時主動招呼的心理恐懼症。第五,我相信將藝術落實於大眾生活中是可能的。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文宣品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