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小奔放藝術節

奔放樂集

  • 2018  小奔放藝術節|奔放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8  小奔放藝術節|奔放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8  小奔放藝術節|奔放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8  小奔放藝術節|奔放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8  小奔放藝術節|奔放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8  小奔放藝術節|奔放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8  小奔放藝術節|奔放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8  小奔放藝術節|奔放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8  小奔放藝術節|奔放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8  小奔放藝術節|奔放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8  小奔放藝術節|奔放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8  小奔放藝術節|奔放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2018小奔放藝術節「野孩子」共三個活動

  • 7/16~20活動一「2018小奔放戲劇藝術營《紙想和你玩》」
  • 7/21~22活動二「2018小奔放兒童戲劇工作坊」兩場
  • 7/21~22活動三「2018小奔放藝術節親子音樂會《野孩子》」兩場

活動一「小奔放戲劇藝術營」本次共6-11歲16位兒童參與,以紙張的多變性為主題,結合多元藝術課程:兒童瑜珈、戲劇活動、肢體課程、音樂創作課程、手作課程。

活動二「小奔放兒童戲劇工作坊」由肢體默劇表演專家姚尚德老師與「野孩子肢體劇場」的老師們,帶著共36位6-11歲之混齡學童,藉著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及的元素去發現自己的肢體與看似簡單的物件可連結展現的無限可能性,漸次進入戲劇所蘊含之身體的豐富語彙與腦子的寬廣想像。

活動三「2018小奔放藝術節親子音樂會《野孩子》」由奔放音樂工作室與野孩子肢體劇場共同創作演出,音樂與默劇的融合,藉著巴哈、蕭士塔高維奇、莫札特等多樣音樂與默劇的獨特語彙,帶出跨界生動的豐富聯想與精彩呈現。「哼哈爺奶」為四個老人逗趣裝扮的默劇演員,近距離與觀眾做各種驚喜有趣的互動。「II」將四把樂器與四個演員延伸出截然不同、有笑有淚的短篇故事。「狐狸之舞」將原創故事「狐狸之舞」融入改編自蕭士塔高維奇「爵士組曲」裡充滿衝突、滑稽、荒誕、真性情的音樂裡。「紙的狂想曲」:呈現莫札特的長笛四重奏以及各種身體與紙的聯想與結合,本音樂會出席總人數為650人次 。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奔放樂集

立案日期

2015/11/10

負責人

吳敏慈

團體簡介

奔放樂集成立於2013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節目多元創新的奔放音樂節,以及一系列包括親子、古典、心靈、本土等奔放樂章。奔放音樂要探索呈現的是藝術與你我生命的深層共振共鳴,和跨越種族、背景、宗教、文化、意識形態的普世精神。奔放樂集核心成員均為台灣頂尖音樂家,自創立以來和樂壇各界如美濃歌手林生祥、導演馬龍、男中音巫白玉璽等合作多項演出計畫。

2013-2018年重要活動

  • 2013 第一屆奔放音樂節 (共4個節目台南4場演出)
  • 2014 第二屆奔放音樂節(共4個節目台南8場演出,台北1場演出,高雄1場演出)
  • 2015 第三屆奔放音樂節(共4個節目台南5場演出,台北2場演出,高雄2場演出)
  • 2016 第四屆奔放音樂節 (共2個節目台南4場演出,為期ㄧ週攝影展)
  • 2017 奔放製作「徐志摩的昇華之夜」於台南奔放E倉庫及國家音樂廳演出
  • 2017第五屆奔放音樂節「幻想」( (共2個節目,台南4場演出)
  • 2018 第一屆夏日奔放音樂系列(共2個節目,台南4場演出)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