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逆襲:迎向社會實踐的年代」著作出版計劃

董維琇

  • 「藝術的逆襲:迎向社會實踐的年代」著作出版計劃|董維琇|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美學逆襲: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是一本關於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的研究專書,也可以算是一本論文集,因為除了緒論與結論之外,其中的二、三、四、五章,也可以獨立成為發展探討的子題,從藝術的社會實踐在藝術史及美學方面理論基礎到案例研究,從西方的經驗到台灣與東亞在地性的反思,揭露出近年來這樣的藝術取向,對於自然環境與人文生活的深刻關注,以及從教育性的觀點看探討藝術的社會實踐。

本書集結了筆者(董維琇)自2011年以來於國內外的田野調查、研究參訪,以及在英國、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國際研討會論文發表的內容與延伸思考,有一部分雖然看似筆者個人研究歷程的自省表現,但也帶著與學術領域及藝術工作者有所對話的期許,本書希望以各種角度來思考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討論不同的社會與文化對於藝術能如何反映真實、喚起公眾的自覺及藝術行動,進而成為改變的力量。

本書以各種角度來探討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從藝術史及美學理論基礎到案例研究,從西方經驗到台灣與東亞區域性的對話,以及如何教育藝術的社會實踐,並且揭露出近年來的藝術取向,對於自然環境與人文生活的深刻影響,進而帶來公民行動的醒覺。

當藝術走進社會,要求活在真實裡,它所批判與質問屬於這個時代的問題,足以喚起社群的自覺,以各種充滿創意的方式去自我表達,成為一股改變的力量。這樣的藝術不只是侷限在美術館裡,而是與我們的生活與生命息息相關,也因此更加動人。

顯示完整資訊
封面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文以載道:跨世代藝術裡的社會實踐
二、藝術與社會實踐:研究歷程反思

第二章 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
一、社會美學與公眾空間
二、藝術的社會轉向
三、思考=塑造:從個人到社會與環境的精神啟迪
四、藝術的社會介入、參與、合作及對話
五、藝術的社會實踐:途徑與趨勢
六、擴大的藝術實踐:從觀看到行動參與

第三章 環境美學的自我醒覺
一、環境的失衡與危機
二、新類型地景藝術: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三、自然與人文風景的改變力量:土溝農村美術館
四、藝術的社會實踐:集體記憶與反全球化
五、日常生活環境美學的自我醒覺

第四章 從教育觀點看藝術的社會實踐
一、如何教育「藝術的社會實踐」?
二、「非」藝術的藝術家養成之道
三、波伊斯的教育主張
四、藝術家與群眾協作的社會實踐:教育本質的溝通與影響力
五、當代藝術實踐與藝術家新典範

第五章 區域性的發展與對話
一、藝術的社會實踐:區域及全球歷時與共的情境
二、東亞各國的同質性與差異性
三、誰怕艾未未?誰愛艾未未?中國當代藝術家的社會實踐
四、由下而上的公民行動

第六章 結論:邁向公民行動參與的藝術力量
一、藝術的社會實踐:從普遍性到特殊性
二、藝術家、公民與知識份子的三位一體
三、邁向公民意識與藝術行動主義結合的新感性

顯示完整資訊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
  • “為社會變遷而藝術”:論”在地藝術家”計畫與台灣認同(20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