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的視野-鼻子記巡演
慢島劇團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慢島劇團《鼻子記》演出簡介
「氣味」可以騷動記憶,轉換情緒;劇場,不再只是視覺和聽覺。從鼻子進入,直達腦門,讓氣味來說故事,鼻子帶領你,用你的眼睛來嗅聞我。以氣味劇場出發,把嗅覺加入成為看戲經驗中的一個環節,觀眾除了觀看戲劇之外還可以體驗戲劇。創作者嘗試在作品裡加入味覺嗅覺元素,在《鼻子記》的演出中,大量使用氣味作為貫穿主軸。
演出成果與效益
避開正式的表演空間,《鼻子記》在台南黑蝸牛工作室展現出與鏡框舞台截然不同的近距離魅力,在味道的製造與傳送上比較起先前演出的場地傳送更快更強烈。
「黑蝸牛工作室」,由台南老建築改建的「木工工作室」,《鼻子記》在此演出利用該場域特性,在入口前廊處,劇組懸吊各種水果作為裝置,觀眾靠近時會聞到淡淡的水果香味;在展示木桌上則擺放化合香料如咖啡、香蕉、牛奶等香料添加劑以及在實驗劇場和文山劇場演出時與「伊聖詩」合作調出的場景味道,讓觀眾自由打開嗅聞。
牆壁上投影由影像設計李靜怡拍攝的老房子影像。音樂設計李昀與台南當地音樂工作者「bLAcAFE musical group」配合影像現場即興音樂。週六晚場(2011/6/25)結束後bLAcAFE樂團與李昀一同即興音樂,有非洲鼓、口風琴、人聲即興、吉他、鐵琴,邀觀眾同歡。
裝置藝術工作者陳怡婷則用油漆隨音樂在牆壁上作畫。演出最後一天,牆壁上已滿是圖像;演出時,陳怡婷亦會在特定段落演出現場繪畫出與戲劇內容相關的圖樣。
中庭天井主要為戲劇演出場景,演員們使用四面八方進出場,二樓陽台亦有使用到,包圍觀眾。
劇場結合現場音樂與現場繪畫,在台南的老建築黑蝸牛工作室裡創造出與ㄧ般劇場觀戲全然不同的經驗,更親近更有渲染力。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主要參與者
編導/演員:王珂瑤
演員:陳彥壯、胡禦之
裝置藝術/塗鴉:陳怡婷
現場音樂:李昀
文宣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