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

謝榕蔚

  • 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謝榕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謝榕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謝榕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謝榕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謝榕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謝榕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謝榕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謝榕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謝榕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謝榕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謝榕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陰翳禮讚之後的殘存晦映|謝榕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系列創作運用材質和結構角度的計算,在創造出的負空間中研究「色光」,並將其純粹化;本計畫試圖在光線相關的藝術脈絡中提出一種不用插電的「色光」光線作品。一開始的發想源自孔廟和寺廟豬肝紅色的牆面,在陽光的照射下經過的人身上會映出紅色的色光,但當空無一物時又看不見豬肝紅色反射出的紅色色光,因為人類的視覺看不見光線只能看見光源,也就是說,光線在穿越了空間而不會反射回來的那個狀態,或許就是真正的透明吧,所以我就在想,是否能做出這個意義上的那種極致的透明空間。

色光形成的三要素:「有色面」、「色光面」、「光源」。在前期的研究運用模型製作不同角度的鋸齒空間,並在有色面、色光面和光源的變換下,紀錄色光的原理。後期預計製作將自然光當作光源,製作類似隨時間變化的「日晷」雕塑作品,依照地點隨緯度計算當地的太陽角度,以太陽的東升西落的位置變化中對照作品各個角度及方位,在陽光的照射下,有色面會將光線反射到色光面,作品將會隨這時間產生出不同顏色變化的效果。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作品明細表
文宣品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謝榕蔚

Name

HSIEH, JUNG-WEI

作品紀錄
  • 2023/09

    晦映 立體空間裝置系列

  • 2022/12

    晦映系列作品

  • 2020/11

    月光之東系列作品

  • 2020/07

    波系列作品

  • 2018/03

    海峽系列作品

  • 2017/08

    草原系列作品

得獎紀錄
  • 2024/03

    高雄獎 優選

  • 2023/10

    MIT新人推薦

  • 2022/12

    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 入圍

  • 2022/03

    台南新藝獎

  • 2021/06

    高雄獎 入圍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4/02
    ~
    2024/04

    聯展「2024高雄獎」,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台灣

  • 2024/01

    聯展「VOICES-伊日藝術計劃」,南港瓶蓋工廠,台北,台灣

  • 2023/12
    ~
    2024/01

    個展「半球」,雨果曐,台中,台灣

  • 2023/11
    ~
    2023/12

    聯展「4SOBI:東海美術作為一種方法」,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 2023/11

    個展「母艦」,實踐大學如果劇場,台北,台灣

  • 2023/10

    聯展「台北藝術博覽會-MIT新人推薦特區」,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台北,台灣

  • 2023/09

    聯展「福岡藝術博覽會-Leading ASIA」,MARINE MESSE FUKUOKA,福岡,日本

  • 2023/06

    聯展「大邱藝術博覽會-伊日藝術計劃」,大邱EXCO,大邱,南韓

  • 2023/03

    聯展「馬德里藝術博覽會-伊日藝術計劃」,水晶宮,馬德里,西班牙

  • 2024/10
    ~
    2025/02

    聯展「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