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與深耕-無垢校園社區展演推廣計畫
無垢舞蹈劇場
無垢舞蹈劇場2012下半年度在繁重的海外巡演行程之餘,順利完成了六場深入校園、社區的推廣展演,場場針對不同對象量身打造活動內容,刻劃對彼此而言皆屬獨一無二的劇場美學體驗。並且,在多年累積的基礎上,繼續追求不同場域、規模、對象的展演互動可能,秉持一貫對於「觀/演關係」細節的深入對話,踏實地實現並活化所秉持之核心宗旨:「使精緻且台灣原生的舞蹈藝術演出回饋予社會」、「深耕舞蹈美學教育並引領大眾建立自我美學生活」。
以下針對本年度各場次不同特色與內容,分作「深入教育第一線」與「回溯舞作誕生現場」兩類概述之。(以下內容為成果報告節錄)
1.深入教育第一線
本深耕展演計畫,特別注重青年藝術心靈的早期開發,本年度亦循現有教育體系,與各級學校聯繫合作,深入教育現場將國際級的演出重現於師生面前,補強校園本身所難提供的「深度劇場藝術體驗」。也正是在「劇場正式規格場地」與「一般校園場域」兩者轉化、相疊、並置的過程中,無垢展現出其美育關懷的特點之一──關照現場「表演者/觀看者/空間」的多重關係,作出妥適的佈置與表演動線安排,於維持原始演出品質同時,更進一步引領觀眾參與了解這個轉化的過程。無垢力求透過對於校園空間的調適與再整理,呈現一種兼容「表演場域內外」整體觀點的新形式,有效開發參與者全面而多層次的感知接收,避免墨守一般觀/演之間的慣性生理或心理距離。
深耕展演活動的主軸,乃時間長度約三十分鐘的舞作粹演,其內容粹選自舞團十八年來以「十年磨一劍」精神不間斷精煉著的經典作品《醮》、《花神祭》、與《觀》,三齣舞作均以台灣多元文化為養分,開創極前衛又極富傳統精神的舞蹈美學與肢體語彙,其中尤以2009兩廳院旗艦製作《觀》為本年度展演重點,此舞作來自林麗珍浸潤常民文化的生命體驗,發於編舞家對自然的悲憫關懷。內容鎔鑄原民宗教儀式、集體記憶、以及神話寓言為一體,主視覺取材自先民服裝、編織、飾品等各色元素,甫推出即廣獲各重要表演場館與藝術節邀演;而無垢希望,這樣孕育自本土文化的藝術精品不僅要立足於國際,更應回饋至鄉土,從校園持續深耕茁芽。
同時舞作背後的意涵,也是無垢不願錯漏與學子分享的重點。本年度我們聚焦於數個子題,包括舞作核心主題「人與自然大化相待之道」、舞團創作思維中內化在地原民文化觀點所衍生「珍視本土傳統文化」呼籲、向學子引介國際舞壇概況之「台灣無垢舞蹈藝術之於國際的光譜位置」議題、以及最核心的「無垢美學特色概述」等等,透過演前導聆或演後座談,化繁為簡地消融於包括「口頭講述」、「動作示範」、「古件服飾賞析」、「肢體工作坊」等形式交互運用,使學子得與所欣賞演出相互映照,以提升學子的國際觀與在地文化關懷。無垢特別著意的,是配合展演對象的背景,規劃最適切的配套形式與內容。
除此之外,無垢深耕展演的另一個特色,在於我們會建議校方適度挑選有興趣的學子數名(可能是藝術本科的學生、或者是原本負責場地維護的班級),共同參與我們展演前的準備,一起關照場地的清潔、或是布景的搭置,舞團並安排特定人員陪伴說明無垢的工作模式,引領義工融入專業藝術工作者對於場域細節的所觀所想與實踐。我們發現,參與此階段的學子對於演出往往倍增認同感,在心態上也會由被動的「聽講者」角色逐漸轉化為「活動的共同促成者」,而積極提供他們本身的「在校觀點」,給予我們許多回饋。曾有老師於講座後特別向舞團致意:見識到舞團在台上的完美演出是從共同捲起袖子認真打掃做起,是學生額外學到的寶貴的一堂課;而無垢亦以此檢視舞團的工作態度所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與校方合作的關係中,時時意識到且建構起藝術團體教育功能的另一種面向。
綜上所述,因於國內演出場館的資源限制,無垢舞蹈劇場於國內演出的場次有限,但在深入校園的深耕展演中,我們找到另一種與年輕世代對話的豐富可能,更重要的是,透過各層面的持續修正嘗試,無垢舞蹈劇場細膩地實踐了長久以來對於校園藝術教育的使命與信念。
2.回溯舞作誕生現場
無垢深耕展演計畫前承歷年來赴各校園及地方單位之經驗歷程,後啟更深刻、長遠、廣泛之交流的期許。本年度我們考量改善「接觸對象組成」的廣度、以及演出內容的豐富性,除維持以往主動接洽、拜訪各校園社區單位演出的作法,於今年十月份舞團巴西巡演前夕,更有效結合演出籌備之資源,以《觀》的主要排練場──「景美人權園區中正堂」為活動場域,規劃副標題為〈緩行中的漫舞〉的展演共四個場次,廣邀各界人士走進《觀》誕生、冶煉的原點,並開啟往後合作的深廣契機。我們所著眼致力處,可分兩點說明之:(1)利用網路宣傳效益,提升深耕展演計畫接觸對象的廣度,並逐步建立展演計畫與大眾互動之平台;(2)運用無垢排練場之資源與特性,更精進展演的內容與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