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現地方:臺南美術資料庫建置計畫
臺灣美術於日治時期逐漸成熟, 1927年始,總督府每年定期舉辦臺展(臺灣美術展覽會),提出以「地方色彩」(Local color)表現臺灣特色,乃是當時總督府透過定義與詮釋「地方」。對於地方性的考察,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已在「日治時期臺府展圖錄中的臺南風景畫研究」,將十六回「臺府展」分為三期研究,挑選68件曾入選的日臺畫家所繪製的臺南主題風景畫,以歸納臺南風景畫與地方特質。
本計畫以上述研究成果為基礎,聚焦於入選臺展第一回至第五回之臺南風景畫,挑選其中具明確畫名、可辨認為臺南地標者共35件。建置中英雙語臺南美術資料庫,提供臺灣美術研究與大眾學習的專業工具。其目標為以臺南美術資料庫的建置,將學術研究成果公共化、普及化;以臺府展為系統性的資料架構,提供日本殖民時期臺南美術的清晰輪廓;透過英語翻譯,促進研究成果的國際連結。
「臺南美術史資料庫」連結:https://tainan-art-history-beta.vercel.app/zh
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2024/06/03
吳尚育
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Taiwan Visual Art Archive, TVAA)以建構臺灣藝術史料、出版及推廣臺灣文化藝術為宗旨,倡議藝術檔案之建置、創作與策展的重要性。有鑑於檔案轉向之趨勢,2020年4月,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成立。不同於官方機構的收藏,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關注民間的現當代藝術作品及其檔案,如書信、日記、草圖、口述記錄等,並與作品綜合研究,整合為「研究—出版—策展」的實踐方式,期以檔案作為方法,提供更為豐富的全球視野和在地性思考。
列舉3項近年重要活動:
一、 出版:
《紙上的宇宙:曾培堯畫史檔案精選集》
《碎片港—南方藝評帶動計畫2021-2022》
《城事交感—林書楷X 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展覽畫冊
《新派繪畫」的拼合/裝置:臺灣在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參展脈絡(1957-1973)》
《地域性的子午線:菲律賓和臺灣的藝術史書寫與當代文化策展》
二、平台:
「機構文本:批判性美術館實踐研究書寫計畫」
「無知者俱樂部:當代藝術教育共學計畫」
「觀察者報告:南方藝評帶動計畫」
三、展覽:
「物的形變:六零年代實驗藝術檔案展」
「城事交感—林書楷X 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外光之外—日治時期臺南嘉義春萌畫會檔案研究展」
「赤道熱風—文協時期臺灣新美術運動檔案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