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朱銘美術館國際藝術營生態景緻收容
財團法人朱銘文教基金會
本次「2004 朱銘美術館國際藝術營:生態景緻收容」展覽場所之美術館所在位置,其環境地形是處於上述海灣山水境況中,我們將視其為策展的一個基調,它將被具體地視其為在實踐領域之有勞動構作的展覽現場形貌,並擴延為一種建構作品之美感、文化時勢。
首先,我們思慮作品元素或作品導入「進駐」館內展場之關係,即此基地場所所在將收容具同一性或互斥性之作品(元素),將看待自然景緻與建築體及其物理空間之關係鏈。它是自然環境與(人)身軀活動機能及其所居之生活空間的秩序性的具體化之顯明課題。
我們所要探討的是在感官世界被機具器械與數位世界駕馭強顯的今日,如何得能以一種在地之臺灣文化主體性參照來提議一種進駐與收容,如何得以前者之自然景緻人為微型化做為一種國際作品展呈之議題聚焦,一種既能符合人之立於大地之本原存有之實踐價值,也作為新時代之新美感元素之對話平臺。
接續,景緻收容新課題是今日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如全世界各重要大展的影像化強顯),今日之自然生態景緻有許多不同的模式來轉化,但不再是雕塑、繪畫之擬妨轉譯收容,而是更多的(現成)物化、影像(數位)化,又後者所伴隨之全球化已是不可逆的一種趨勢,但此趨勢也夾雜著全人類更多主體身份之去勢,和人在世界一直引以為傲的普世價值:一種人之立於大地之本原存有之實踐價值之屈從。此屈從當然包含著心理印記、歷史痕跡、經濟過溢、社會政治動因,我們將試圖經由此策展共同來探討一個趨向共時空間但能適切保持其差異性,經由展出作品能提供條件作為面對今日時代趨勢景緻收容之立論平臺。
由於展覽是在海灣山水之朱銘美術館現場境況,所以邀請之作品不是再只就是有一個更具有完整「過程性」的在場實地完成,它將是一個可見的真實世界被微觀化,不可見的廣大真實世界則將聚焦於議論平臺上而得已被展延鋪陳,或是今日人文誌史上的一種同語反覆?而藝術作品亦如是?所邀請參展的藝術家、作品與研討會專家學者文論將與此策展核心有所深入探討,也依此軸心試圖呈現本展覽的,由自然生態景緻與主體感官知能之上述循環過程所體現的作品前導,其形式內容可觸及、可被解讀的文化維度,臻至探索藝術生產機制,產能效應。
策展人介紹
此次所邀請的策展人分別是:目前就任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系主任陳志誠先生,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系主任劉柏村先生聯合策展。
擁有法國國立巴黎(聖德尼)大學博士文憑、巴黎造形藝術高等研究院等碩士文憑的陳志誠教授,自回國後於藝術創作人才的培育和新觀念的導入貢獻良多,並在藝術史發展及其脈絡皆有相當深厚的研究。
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雕塑系碩士畢業的劉柏村教授,一直以來更鑽研與造型藝術創作,金屬材質的運用是其創作風格中相當特殊的語彙,亦引發台灣雕塑教育學院派的一股新風潮。
兩位策展人不僅有相當豐厚的學理背景,在實際操演方面也有相當多次的策展經驗,更由於經常受邀於國際間的藝術營,因此拓展了其人脈網絡,對國際間重要的藝術觀點脈動的掌握也相當精準。於此,朱銘美術館特邀請兩位專職的策展人依坐落於金山的朱銘美術館作為展場基地,試圖提出議題並邀請國際間作品本身長期關注與此策展概念相符或提升之藝術家到館展出。
參展藝術家
波格丹.阿契梅蘇基(Bogdan Achimescu)/波蘭
陳志誠(Chih-cheng Chen)/中華民國
伊斯特凡˙耶羅斯(István Eröss)/匈牙利
柯羅多.勒貝克(Claude Lévêque)/法國
劉柏村(Po-chun Liu)/中華民國
帝地耶˙馬賽勒(Didier Marcel)/法國
伊凡.史密斯(Ivan Smith)/英國
古斯托.托(Gusztav Uto)/羅馬尼亞